“诒燕第”毛泽东旧居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林畲村塘堀自然村,距林畲学校约100米处。
1930年1月7日,“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毛泽东率红2纵队,经姑田、李家、沙芜、温郊于1月10日到达林畲,居住在林畲村塘堀自然村邱氏祖厝“诒燕第”,16日离开进入明溪,24日与朱德部队会师于宁都东韶。毛泽东在林畲居住约一周,其主要活动是:部队休整、筹集军饷和补给,研究分析朱德部队行动方向,制定战略决策,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发动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救治病人,写下了《如梦令•元旦》光辉诗篇。嗣后,1931年6月中下旬红4军11师曾士峨、罗瑞卿部,1933年7月底东方军彭德怀、滕代远部和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在这一地区活动时,也曾先后将指挥机关设置于此,并留有“红军7师1团”、“红军12团”等部宣传标语等遗迹。
该旧居原系林畲邱氏祖厝,堂名“诒燕第”,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8),属于闽西客家较常见的“五凤楼”式民居建筑,有两进三厅并附左右护厝,正房二十四间,厝屋三直二十间,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
旧居前伟如梦令元旦广场,广场正中是高8.3米的毛泽东塑像。广场占地面积16666平方米。附属建筑有停车场、题刻墙、三埕广场、光荣亭、清流革命历史纪念馆、绿地等。
1983年10月,清流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2月,三明市人民政府确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纳入《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国家部委
省级政府
省内地市
三明县区
新闻媒体
国家部委
省级政府
省内地市
三明县区
新闻媒体
网站标识码:3504230001
闽公网安备号:
35042302000001号
闽ICP备09002779号
地址: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龙城街22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05661
主办:清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清流县数字清流建设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