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 夺行业“冠军”拓全球市场——访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龙强

日期:2023-09-21 09:32 来源:清流县政府办
| | | |

  9月18日,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仓库内,叉车往来忙碌,一袋袋 “展化”牌过硫酸钠被整齐地码放在集装箱内,运往厦门港中转,远销东南亚、俄罗斯、南非等地。

坐落于山区清流的展化化工,20年极致深耕过硫酸盐行业,其产品过硫酸钠2022年通过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成为三明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认定的工业企业,同时,公司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扎根山区,发扬工匠精神。展化化工2022年产值3.4亿元,其中出口占比35%,其产品广范应用于聚合引发、电子线路板蚀刻、金属表面处理等领域以及石油、页岩油、矿山开采、土壤和地下水治理等工程项目,现如今,展化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过硫酸盐生产企业。
 
深耕:全球最大的生产商
    9月13日,在展化化工二期项目点上,已完工的主体厂房外,工人在对管道进行收尾安装。
    “设备都已经安装好了,在调试阶段,等验收完成后就可以马上投产。”展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龙强说,达产后将拥有年产过硫酸铵7.5万吨、过硫酸钠6万吨、过硫酸钾1.2万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同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其中过硫酸钠单品的产能可占到全国的60%、全球的40%。

    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甚至全球前列,近20年的发展,展化逐步在细分领域里茁壮成长为行业“单项冠军”。
    2003年,展化创始人高堂顺,带着5人不到的队伍,从福清来到清流,一眼相中位于东华乡(现龙津镇)大路口村的一处闲置厂房,开始了展化的创业历程。
“现有厂房经过改造后,迅速投入第一条过硫酸铵生产线,生产能力大概是一年2500吨。”高龙强说,当时用最快的速度,抓住了量产的机会,打开了市场。

    也正是这次机会,产能优势逐步凸显。2005年,公司新增年产量1000吨的过硫酸钠生产线;2008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正式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生产企业;2013年,超越日本同行,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生产企业,随后,公司再次新增年产7000吨的过硫酸钾生产线,完善了过硫酸盐全系列产品线。

    “3年后,继续扩产,产能开始超过美国同行,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并且,通过多年的工艺改造,从市场占有率、生产工艺,再到装备水平、产品品质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高龙强说,为此,公司也成长为中国过硫酸盐协会会长单位,产品化验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制定者,土壤修复用过硫酸钠行业标准制定者。
 
技改:行业标准的领跑者 

  从5人不到的队伍到180多人的团队,展化近20年的发展壮大,不只是产能的增加,更是对技术更新的不懈追求。

  “成立之初,一条生产线的年产能2500吨,改造后一条生产线的产能达到5000吨,提高了一倍。”高龙强介绍,这些都离不开公司年均2000多万元的技改和研发投入。

  

    此外,公司还同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相继攻克电解负荷材料、氨气回收利用等数十项工艺技术难题。

  其中,过硫酸钠废气循环利用项目入选 2019 年福建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并成功验收,氨气回收率99.99%以上,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按我们新项目达产后计算,一年的过硫酸钠可回收氨气8358吨,氨水折硫酸铵3.2万吨,这样每年就可增加回收价值近1400万元,该技术减排降耗、易于操作、稳定性高,为过硫酸钠的生产彻底解决了氨气排放技术难题。”高龙强说。

  “自身虽努力,但是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高龙强说,针对公司技改投入大、出口成本高等难点堵点问题,清流县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扶持措施。

  2020年以来,清流县在技改投资补助、外贸出口、增产增效用电奖励等方面,给予了1600余万元的奖补资金。同时,指派干部挂企业党支部书记,负责为企业申报项目、党建指导等工作,促进党建强企。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厂区老电影院搬迁、电杆迁移、厂区门口停车场建设等困难问题20余个。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特别是清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化工园区优势,更是我们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会继续在细分领域里做专、做精、做强、做好、做久,树立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行业标杆,助力全球的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等关联行业高质量发展。”高龙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