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韵里涌来的冷泉
“三生三世,不如来李家一次。”三年前,有一朋友向我推介李家冷泉,说这话时,我不以为然。自己是清流人,李家冷泉的照片、图册看了不少,且去实地走过几次,总感觉能打动我的东西不多,无非冒冷水的泉眼多些,还有几口水池供人游泳而已。实则不然,自2021年7月到李家乡驻村以后,冷泉的魅力渐渐深入我心里,像一朵朵素雅又活力洋溢的花,在一年四季里绽放。
冷泉的形成须具备两大要件:丰富的地下水;大量二氧化碳从地下岩层深处涌上来。李家冷泉所在的鲜水村,刚好具备这两个条件。李家乡与相邻的灵地镇,地势平坦开阔形成一块大盆地,四周青山环绕、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目光能及海拔上千米的高山比比皆是,大丰山、冠豸山、鸡筌山、鳌峰山分别耸立在东南西北,鲜水村正好处于盆地的最低处,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再加上1980年,位于大丰山的琴源水库建成,地下水更加充沛,冷泉的水涌得更大更欢。据探测,鲜水村地下有一大片的石灰岩溶洞群,充沛的地下水从极深极厚的石灰岩缝隙中冒起,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这就是冷泉在涌出地表的过程中带有气泡的原因。
李家冷泉,不是一口或两口泉眼的指称,而是位于鲜水村“李家冷泉小镇景区”的简称。据不完全统计,以景区“龙居泉”为中心方圆一公里内,发现冷泉100多处,现在较为集中的28处开发,形成核心景区。上千年来,这些泉眼汩汩不息,水质清澈透明,是难得的优质碳酸泉水,富含人体所需的铁、锌、硒、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饮可浴,有天然的保健、疗养功能,且在泉边长了不少高大的柳树、朴树、樟树等。每到夏日,周边的人们就会相约而来乘凉、沐浴、游泳,这里成了当地人炎炎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因此,过去鲜水村被称为“鲜水塘”。现在,当地人仍然保留这个称呼。
鲜水塘,也就是冷泉核心景区,呈蝌蚪状,大部分泉眼恰好位于“蝌蚪”嘴部,虽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都离不开“鲜活”两字。鲜活不仅指泉水不断涌现,涓涓流淌,也包含许多与冷泉相关的传说,每个故事都那么美好又寓意深刻,我且择其一二念叨。先说莲花泉,位于冷泉核心景区的最顶端,也是“蝌蚪”的尾巴,因十几个大小泉眼相聚喷涌似莲花状而得名,它是景区里最大的泉涌,日出水量上万吨。相传在一个夏季的傍晚,李家李氏开基始祖敬荣公到鲜水塘赶母鸭回家,找着找着已是月明星稀,不想母鸭没找着,却被眼前一幕惊呆:在鲜水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莲花,形同莲台宝座,闪闪发光、绚丽多彩,把整口池塘映照得如同白昼,莲座时高时低,或隐或现,约一刻钟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他乘着月光回到家时,母鸭早已到家,并且一只没少。
这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大家一致认定鲜水塘里有风水宝穴。于是,邻县连城隔川一财主,请先生到鲜水塘圈定宝穴,并趁夜深人静悄悄将祖上骨骸葬入,致使泉水停涌,水塘干涸,鱼虾死亡。后来,众人群策群力将装有骨骸的竹筒打捞上来,泉水才重新涌现,渐渐恢复了原貌。这传说已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但它提示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否则会得到惩罚,自食其果。
说到鲜活,必须提起两种生长在鲜水塘的生物。如果你到冷泉景区,行走在碎石铺就、树荫如伞、古建掩映的沟渠边,看见水草中若隐若现的小虾,像米粒一般大小,这虾是李家冷泉中特有的“珍珠虾”。珍珠虾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水质要纯净无污染,温度也要在18-22℃才能生长繁殖,李家冷泉刚好符合它的要求,常年保持在18℃。珍珠虾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天然色素和维他命,与其它虾类相比,肉质更滑嫩,口感更鲜美,是难得的美味珍馐。珍珠虾虽不属保护动物,却因极其稀少,又难以捕捉,即便垂涎欲滴,也只能望而兴叹。
还有,就是曾作为贡品的鮟鱼。古人云:“水清则无鱼”,但在李家冷泉,这话不好使了。这里的冷泉不冷,几乎常年保持18℃的恒温,让水塘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鮟鱼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你走近泉池,在阳光下看到水里灵动而机警的白色身影,一转身又反射出片片鳞光的鱼,那就是鮟鱼。鮟鱼在这种无污染、富含各种矿物质的冷泉水中,只食用水中的微生物、青苔和杂草,肉质也就特别甘甜鲜美。只要是冷泉里繁殖长大的鮟鱼,不管如何烹饪,肉质都十分滑嫩,且没鱼腥味,鲜美无与伦比!
关于鮟鱼的鲜美,当地有个代代相传的故事:有一天,李家来了几位自称是汀州府的官差,特来采购鲜水鮟鱼。村民捕捞了100斤鱼卖给他们,官差还向村民购买了10斤的生茶油。后来,李家收到一封由泉州安溪族叔转来的书信,李光地在信中揭开了康熙皇帝下江南,特命随行官差赶往清流县船冈李家渡购买鲜水鮟鱼之事的原委。原来,李光地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过,祖籍李家渡鲜水鮟鱼肉质结实、味道鲜美,远近闻名。作为康熙皇帝“南巡”的随行大臣,李光地特向康熙作了推介,勾起康熙对荒野美食的念想,便命随行官差扮成汀州府的官员赶往李家渡购买鲜水鮟鱼。当时的李家渡还是荒凉之地,路窄陡坡、崎岖不平,官差快马加鞭,还是用了三天三夜才赶到李家。官差们买了鮟鱼之后,又迅疾赶回复命。虽经长途颠簸,但鮟鱼还是新鲜如初,这是因为官差用生茶油为鮟鱼作了保鲜处理。经过御厨精心烹制,鲜水冷泉鮟鱼清香扑鼻,康熙皇帝尝之,细嫩而味美,赞不绝口。
由此,“鲜水鱼”的美誉不胫而走。你若去鲜水村做客,人们问你:“吃了鲜水鱼吗?”你回答:“没。”人家会认为主人不够热情,这是现在的事。要是换成过去,想吃到鲜水塘养的鱼,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冷泉里的鱼不仅品种少,长得也慢,产量低,不是主人热情不热情的问题,往往可遇不可求。近年来,这已不是问题。优良的冷泉资源,吸引了包括台商在内的养殖企业入驻,品种也往多样化发展,不仅有传统的鮟鱼、草鱼、鲤鱼,还有鳟鱼、鲟鱼、鳗鱼,冷泉现代渔业的路子越走越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还是走进冷泉景区,领略一下鲜水塘的美。从位于文川河旁边的停车场出发,我们依次看到月牙泉、日泉、五经魁(太极八卦)广场、红军烈士墓,再进入景区的核心——映月泉、龙居泉、玛瑙泉、织女泪、牛郎心、牛憩泉、泉心亭等。这些泉池与亭榭的名字,不仅好听好记,还给人无限遐想。比如“映月泉”,当月亮升起与星星漫步时,整片天空的景色就会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素雅恬静,楚楚动人,水天一色的夜景让人十分着迷。“龙居泉”是冷泉景区的主泉池,因古时候有人梦见巨龙盘踞在此,故名“龙居泉”。龙居泉一侧柳树下的那口圆形泉池,只要阳光照进泉里,水底的石头像一颗颗玛瑙在发光,所以被命名为“玛瑙泉”。这三个泉池处于景区的核心地带,水清景美,鱼跃泉活,是露天游泳的绝佳处。尤其在盛夏,高温难耐,热浪无处可躲,吃西瓜、喝冰镇啤酒也无济于事,你只要跳进冷泉,一瞬间那透心的凉就会传遍全身,把所有热气逼出体外,不只是一个“爽”字了得。
在景区东侧有一片建于清代的古建——“李氏大厝”“克和公祖屋”等,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与泉池泉水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在这些古建中,设有省级非遗“李家五经魁”展示馆及农特产品体验中心等。李家五经魁,是一项庆丰祈年、荣神娱人的游艺表演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五经魁中的人物:雷震子、钟馗、包拯、寇准、李广,身着古装,头戴面具,手拿道具,每年正月初三、正月十四在李村、鲜水、河背走街串巷,手舞足蹈地进行表演。表演队伍后面,跟随着唢呐、十番锣鼓、花笼等,所到之处,户户焚香鸣炮迎接,几百年经久不衰。每当五经魁表演队伍从古建与冷泉相连的石砌小道经过时,古人、古装、古建在路上,也在水中,再加上水柳依依在春风里长出新芽,让人有了穿越的感觉,不知今夕是何年?除了正月,景区最为热闹还是夏天,邻近县市的人们,拖家带口慕名而来,景区游人如织,或坐或行或游泳,赏景、避暑、品美食。因此,鲜水村被誉为“中国冷泉第一村”,入选“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休闲游”
游罢景区。你若不想走,我们可坐在景区中心的泉心亭,闻着四周飘来的荷香,让蛙声响起,让鸣蝉放假;看远处浑圆的夕阳,从山顶一点一点落下去;看白鹭到河边汲水,又飞回山林;看夕光与清风同谋,将一池池泉水吹皱,并涂满耀眼的金光。这还不够,可就近择个民宿,邀几位好友,上几碟当地名菜,不醉不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