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清流县“十四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

日期:2022-06-01 16:44 来源:清流县人民政府
| | | |

  一、背景依据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福建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精神,由县文旅局牵头编制《清流县“十四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  

  二、目标任务 

  立足清流资源禀赋,坚持把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在文旅基础设施、旅游路线打造、旅游运营和宣传推介上下功夫,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心两翼三线”发展格局,打造清流旅游亮丽名片,切实让更多的游客引得进、留得住、肯消费、带得走、想再来。

  一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对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验收。以毛泽东旧居、锅蒙山战斗纪念馆、朱德旧居、红军医院、101团部等红色遗址为载体,深入挖掘“如梦令•元旦”等红色文化题材,推出一批有清流元素的文学、音乐、舞蹈等高质量文艺精品,讲好清流红色文化故事。指导建立乡村特色展示馆、非遗传习所、传习点和生产性保护项目,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以天芳悦潭温泉度假区为核心的全域康养龙头,提升林畲毛泽东旧居纪念园和赖坊古镇旅游景区,开发多个主题康养项目:绿野乡居—森林温泉康养谷、兵工厂—森林运动康养基地。发挥“国内唯一世界唯二”锗泉IP优势,做足锗泉文章,建设世界级锗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特色化、规范化为核心方向,推出温泉宴、全羊宴、养生宴、花果食疗宴、红色文化宴、客家民俗宴、有机泉鱼宴等。继续做大做强温泉浴乐汇、林畲跑步节、端午龙舟赛、长校采摘节、樱花节等文体旅活动,不断招揽游客,做旺人气,做大宣传。 

  三是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实现城市(街道)“10分钟”,乡镇、行政村“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县、乡镇、行政村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基本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向社区、农村延伸,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覆盖城乡,每万人体育组织数达1.8个以上。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39人,每个康养基地、A级景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健身指导服务。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现有长校客家祖山文化园、赖坊古镇、林畲红色小镇等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文旅+康养”、“文旅+非遗”、“文旅+智慧城市”、“文旅+夜游”、“文旅+乡村”、“文旅+体育”等模式,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加快形成富有清流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鼓励和引导市民体育消费,扶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为各种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健身服务需求。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加大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明显提高。

  四、关键词诠释 

  一心:以天芳悦潭和马排温泉为中心。将天芳悦潭和马排温泉打造成清流游客服务集散中心,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快城区“太极水城”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步伐,将智能旅游咨询、沉浸式红色体验馆、非遗展示馆、旅游商品特色街区建设融为一体,错位发展,把天芳悦潭当作会客厅,集中财力建设一批高等级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突出地域民俗元素和文化符号,打造清流旅游大本营。真正把天芳悦潭建成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

  两翼:在北翼的林畲要形成一日游的闭环,包括配套的米兰花酒店、毛泽东旧居纪念园、中华桂花文化园等等,涵盖“吃住行游购娱”。依托清流温泉国家级地质公园品牌,林畲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温泉、九龙溪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串联全县北翼最精华的温泉山水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条红色、生态游憩闭环。南翼以赖坊和李家为重点,在赖坊和李家形成文旅康养产业一日游闭环。依托赖坊客家文化、李家冷泉资源优势,结合整体呈南北带状分布的空间形态,串联赖坊、李家资源,打造一条集体验、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旅康养休憩产业闭环。

  三线:打造三条从城关出发的旅游核心旅游线路,突出城关的中心作用。第一条线路是“一心”(天芳悦潭到马排温泉)到城关(龙津峡)一线;第二条线路是县城到拔里,打造旅游田园综合体;第三条线是从“一心”(天芳悦潭到马排温泉)到灵台山。

  • 图片解读
  • 文字解读

清流县“十四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政策解读.png

  一、背景依据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福建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精神,由县文旅局牵头编制《清流县“十四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  

  二、目标任务 

  立足清流资源禀赋,坚持把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在文旅基础设施、旅游路线打造、旅游运营和宣传推介上下功夫,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心两翼三线”发展格局,打造清流旅游亮丽名片,切实让更多的游客引得进、留得住、肯消费、带得走、想再来。

  一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对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验收。以毛泽东旧居、锅蒙山战斗纪念馆、朱德旧居、红军医院、101团部等红色遗址为载体,深入挖掘“如梦令•元旦”等红色文化题材,推出一批有清流元素的文学、音乐、舞蹈等高质量文艺精品,讲好清流红色文化故事。指导建立乡村特色展示馆、非遗传习所、传习点和生产性保护项目,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以天芳悦潭温泉度假区为核心的全域康养龙头,提升林畲毛泽东旧居纪念园和赖坊古镇旅游景区,开发多个主题康养项目:绿野乡居—森林温泉康养谷、兵工厂—森林运动康养基地。发挥“国内唯一世界唯二”锗泉IP优势,做足锗泉文章,建设世界级锗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特色化、规范化为核心方向,推出温泉宴、全羊宴、养生宴、花果食疗宴、红色文化宴、客家民俗宴、有机泉鱼宴等。继续做大做强温泉浴乐汇、林畲跑步节、端午龙舟赛、长校采摘节、樱花节等文体旅活动,不断招揽游客,做旺人气,做大宣传。 

  三是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实现城市(街道)“10分钟”,乡镇、行政村“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县、乡镇、行政村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基本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向社区、农村延伸,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覆盖城乡,每万人体育组织数达1.8个以上。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39人,每个康养基地、A级景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健身指导服务。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现有长校客家祖山文化园、赖坊古镇、林畲红色小镇等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文旅+康养”、“文旅+非遗”、“文旅+智慧城市”、“文旅+夜游”、“文旅+乡村”、“文旅+体育”等模式,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加快形成富有清流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鼓励和引导市民体育消费,扶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为各种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健身服务需求。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加大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明显提高。

  四、关键词诠释 

  一心:以天芳悦潭和马排温泉为中心。将天芳悦潭和马排温泉打造成清流游客服务集散中心,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快城区“太极水城”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步伐,将智能旅游咨询、沉浸式红色体验馆、非遗展示馆、旅游商品特色街区建设融为一体,错位发展,把天芳悦潭当作会客厅,集中财力建设一批高等级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突出地域民俗元素和文化符号,打造清流旅游大本营。真正把天芳悦潭建成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

  两翼:在北翼的林畲要形成一日游的闭环,包括配套的米兰花酒店、毛泽东旧居纪念园、中华桂花文化园等等,涵盖“吃住行游购娱”。依托清流温泉国家级地质公园品牌,林畲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温泉、九龙溪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串联全县北翼最精华的温泉山水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条红色、生态游憩闭环。南翼以赖坊和李家为重点,在赖坊和李家形成文旅康养产业一日游闭环。依托赖坊客家文化、李家冷泉资源优势,结合整体呈南北带状分布的空间形态,串联赖坊、李家资源,打造一条集体验、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旅康养休憩产业闭环。

  三线:打造三条从城关出发的旅游核心旅游线路,突出城关的中心作用。第一条线路是“一心”(天芳悦潭到马排温泉)到城关(龙津峡)一线;第二条线路是县城到拔里,打造旅游田园综合体;第三条线是从“一心”(天芳悦潭到马排温泉)到灵台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