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5909-1600-2017-00282
- 备注/文号: 长党政办〔2017〕38号
- 发布机构: 清流县长校镇
- 公文生成日期: 2017-05-20
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现将《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清委办发〔2017〕3号)转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长校镇党政办公室
2017年5月20日
中共清流县委办公室
清委办发〔2017〕3号
中共清流县委办公室 清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
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省、市属驻清各单位:
“扫黄打非”是党中央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为进一步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巩固提升“扫黄打非”进基层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第三十次全国和全省、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扫黄打非办联〔2016〕3号)、《三明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实施意见》(明扫黄打非〔2017〕4号)要求,现就我县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大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的要求,着眼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的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巩固提升“扫黄打非”进基层建设成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站、进景区等,不断完善“扫黄打非”进基层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扫黄打非”进基层方式方法,不断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确保“扫黄打非”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二、实施范围
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扫黄打非”工作机构,不断拓展“扫黄打非”进基层领域,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站、进景区等。
三、实施内容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扫黄打非”机构建设
1.县级按照“有办公地点、有人员力量、有经费保障、有宣传专栏、有举报电话、有工作台账”的“六个有”标准,进一步健全组织,落实保障,完善制度。
2.乡镇要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扫黄打非”联络站(办公室),明确办公地点、工作人员,制定工作制度。乡镇党委书记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宣传委员作为分管领导责任人,要切实负起“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切实履行好职责。乡镇还要建立一支“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义务监督员可选聘有工作责任感、熟悉情况的退休人员、复退军人和保安、保洁、青年志愿者等担任,协助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
3.村居(社区)落实一名“扫黄打非”义务联络员。义务联络员即可指定专人负责,也可由文化协管员、市场义务监督员等兼任,负责做好本村居(社区)“扫黄打非”协调、联络和监督等工作。
(二)进一步拓展“扫黄打非”进基层领域
1.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企业。一是进印刷企业,借鉴晋江“扫黄打非”进印刷企业“六个一”做法,落实企业负责人为“扫黄打非”第一责任人,设立“扫黄打非”宣传栏,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督促落实印刷品承印管理“五项制度”。二是进发行企业,发行企业法定代表人对贯彻落实《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负总责,把好销售关,实现“扫黄打非”关口前移。三是进快递企业,深入开展寄递渠道“扫黄打非”工作,设立快递企业“扫黄打非”工作点,做好实名收寄、开箱验视,杜绝“涉黄涉非”出版物进入寄递渠道。四是进物流企业。将“扫黄打非”宣传教育与企业日常宣传教育内容结合,定期开展行业“扫黄打非”日常检查,建立健全具有行业特色“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提升工作人员防范辨别能力。
2.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进网站。落实网站负责人是网站“扫黄打非”第一责任人,建立内容审核队伍,落实网站“先审后发”等相关制度,落实网站首页建立“扫黄打非”宣传语,强化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3.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进校园。将校园内“扫黄打非”宣传教育与校园周边整治结合,与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和“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结合,向学生普及“扫黄打非”基本知识,增强防范辨别能力。
以上拓展推进工作,要确保“扫黄打非”的宣传、制度、责任落实到相关社区、企业、网站、校园和景区等。
四、工作措施
(一)巩固提升“五个一”项目。即:办好一个“扫黄打非”宣传专栏;设立一个未成年人优秀读物专柜;制定一条“扫黄打非”村规民约(公约);落实一套“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明确一名“扫黄打非”分管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要在原有基础上巩固、提升、深化,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取得新成效。
(二)整合基层工作资源。积极推动“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基层联创。充分利用文化馆、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及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作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桥梁纽带作用,发挥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队伍作用,助力“扫黄打非”,抵御有害思想,扫除文化垃圾。
(三)健全基层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我县多年来坚持的基层“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巡查报告、联防协作、奖励举报、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切实加强基层“扫黄打非”信息报送机制和工作考评机制,着力在日常督查中下功夫,不断推动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的落实。
(四)建设基层示范点。抓好“扫黄打非”进基层不同类别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深入开展。
(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征集“扫黄打非”宣传作品,编发各类宣传品,设置宣传栏、宣传墙,制播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和公益宣传广告,挑选优秀文艺节目进基层演出,组织正版图书在学校展销,开展读书会、品诗会、以案施教等活动,充分运用好各种载体和媒介深入做好“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挤占黄非流毒和其它文化垃圾的存在空间,提高人民群众的“扫黄打非”意识,增强民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扫黄打非”是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意识形态斗争前沿。“扫黄打非”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是巩固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的有效途径,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是确保“扫黄打非”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作为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在基层落实,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注重实效,强化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要坚持实事求是,紧紧围绕本辖区本行业工作特点,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转变思想观念,在不断完善、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在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想办法,不断增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效。2017年7月份前,确保基层“扫黄打非”机构建设基本到位,拓展进基层领域示范点工作基本铺开。2017年底,确保基层“扫黄打非”机构建设全覆盖,拓展进基层工作有卓有成效。省里将于2017年7月份和12月份,组织督导组对各地开展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考评、文明城市(县城、城区)创建、综治考评和绩效评估等指标体系。请各乡镇和“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于2017年6月上旬前将成立本级本单位“扫黄打非”联络站(办公室)的文件和“扫黄打非”联络员登记表(附件)以及乡镇所辖村居(社区)“扫黄打非”联络员登记表(由乡镇负责分发、收集和汇总)、2017年11月前将深化“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总结报送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文广局)。
附件:清流县“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联络员登记表
中共清流县委办公室
清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24日
附件:
清流县“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联络员登记表
村居(社区、单位等):
姓 名 |
|
性 别 |
|
照片 |
出生年月 |
|
民 族 |
|
|
文化程度 |
|
政治面貌 |
|
|
身份证号 |
|
|||
家庭住址 |
|
|||
联系电话 |
|
|||
简历 |
|
|||
村居(社区、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街道、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备注 |
|
中共清流县委办公室 2017年5月2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