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05907-1100-2017-00026 文号 田政〔2017〕15号
发布机构 清流县田源乡 生成日期 2017-03-20
标题 关于印发《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索 引 号 SM05907-1100-2017-00026
文号 田政〔2017〕15号
发布机构 清流县田源乡
生成日期 2017-03-20
标题 关于印发《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3-20 15:00
| | | |
政策解读:

各村民委员会,乡直各部门:

《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已经中共清流县田源乡委员会、清流县田源乡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田源乡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0日

 

 

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我乡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我乡河库保护管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三明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清流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重在源头治理,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做到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按制度管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提供支撑保障。

二、主要目标

1.2017年,完成乡级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组织构架和河长制办公室设立工作;完成全乡辖区内溪流的调查,明确各河流的河长、河段长,并向社会公告,所有河流河长及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建立“一河一档”河流档案,结合各河流现状制定“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建立、完善河长制各项日常管理、督办督查、考核考评等制度及最美河流评选办法和“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十佳河道专管员”考评管理办法。

2.2020年,健全河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主要指标:

一是全乡用水总量控制在50万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系数提高到0.5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7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5%以内。

二是全乡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500头以内,全面完成可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20kg/公顷以内、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50%,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全乡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实现田源村、田口村两个村主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廖武村、新村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90%。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现象有效遏制,河流断面水质、水生态、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田源乡自来水厂实现水质自动监测,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其它各行政村集中供水点实现定期监测,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全乡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5%以上。

四是全乡水土流失率降至8%以内,完成封山育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

五是通过“最美河流”及“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促进保护、防治、冶理、修复等各项工作开展,全乡主要河道基本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实现河面无漂物、河水无异味、河中无障碍、河滩无垃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妥善处理河流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河流休养生息、维护河流生态功能。

(二)坚持党政领导,统筹协调。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构建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将流域作为管理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提高综合治理成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属地管理。针对区域和流域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一河一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河流保护管理突出问题;按照行政区划落实河流属地管理责任,各村负责本辖区内的河流。

(四)坚持强化监督,全员参与。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察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把绿色发展新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守则,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项目办、环保站、财政所、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控不合理新增取水许可。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环保站、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3.严格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管理监督,控制排污总量和污染项目审批,并切实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环保站、项目办牵头,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4.落实空间管控,科学编制河流水域岸线规划,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依法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及河岸生态地保护蓝线。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项目办、国地所、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5.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和行政许可,禁止未批先建。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责任单位:项目办牵头,公路养护站、环保站、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水利工作站、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

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河流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农业局、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水利工作站、林业站、公路养护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环保站牵头,国地所、项目办、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3.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升,对生产废水排放无法稳定达标的、用水效率低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仍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及时上报县级河长办,申请由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整治手段。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国土所、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4.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调整优化畜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实行畜禽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站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6.实施重点养殖水域规划,严控投饵网箱养殖规模,加快现代生态渔业建设,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重点养殖水域要开展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站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7.减少农药和化肥污染,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大力推广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

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8.加强生活污染治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覆盖面。建立生活垃圾“户入桶、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和覆盖面。统筹综合治理方法,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工程弃土弃渣的管理,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非法占用河道和河岸乱搭乱建等行为。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

责任单位:国土所、卫生服务所牵头,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环保站、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9.严格环境准入,全乡区域内严控新建、扩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项目。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国土所配合,各村负责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

1.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2.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加强对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派出所、国土所、水利站、公路养护站、林业站、财政所配合,各村负责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科学制定城乡河道采砂规划和年度采砂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双控及五定”要求,逐步扩大禁采区范围。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加强采砂作业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采砂、非法采砂行为。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国土所、公路养护站、派出所配合,各村负责

(四)加强水生态修复。

1.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规划,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加快申报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强化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责任单位:项目办、财政所牵头,水利站、国土所、环保站、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施小流域治理,结合县政府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利工程建设,以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水系沟通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融合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保护河道、滩地自然形态,避免河道渠化、减少河岸硬化,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杜绝以治理河道为名侵占河道、滩地。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全面开展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切实维护河道及两岸清洁。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国土所、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3.加大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封山育林、阔叶树改造项目。加强对竹山经营管理的指导,科学施肥,严控深翻扩鞭、杜绝毁林扩鞭。加强对林木采伐作业管理,禁止修机耕道集材。

责任单位:林业站牵头,各村负责

4.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项目办、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5.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科学制定马头坑水库、关公凹水电站调度方案,保证水库、水电站要实现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要求。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项目办、环保站配合

(五)开展“最美河流”及“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

1.从2017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最美河流”评选工作,以水资源保护措施、河流水体水质、河道水环境面貌、水工程安全等方面作为评选依据,每年评选1条水质好、河岸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最美河流”,将评选结果纳入乡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内容并配套奖励措施,通过“以赛促治”,推动辖区流域水质的改善。

责任单位:乡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党政办、项目办、财政所、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公路养护站配合

2.组织开展“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以“在河道治理中主动作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河道整治成效显著,取得预期效果;所在河道没有出现因河道垃圾、水质污染等被督查通报或被媒体曝光的情况;爱岗敬业,事迹突出,群众满意度较高”为参选标准,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评,每年评选1位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予以表彰。

责任单位:乡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党政办、项目办、财政所、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公路养护站配合

五、组织形式

(一)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由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水利领导和相关党政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水利站、党政办、国土所、环保站、项目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公路养护站、派出所、卫生院、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和各村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河长制工作巡察组,由乡政府班子领导负责。

(二)乡级河长。在罗口溪、长潭河、田源溪各设河长一名,罗口溪由乡长担任、田源溪由水利分管领导担任、长潭河由所在村包村领导担任,具体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流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村级河段长。河流所经的行政村设立河段长,由村主任兼任。

(四)村级河道专管员由各村水利协管员兼任,负责村所辖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水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等工作。河道保洁与涉河工程管护等工作可由河道专管员承担,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专业队伍承担。

(五)河长制办公室。由乡党政办和乡水利工作站牵头组建。乡河长制办公室,由分管水利的党政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由党政办、水利工作站、国土所各1名干部担任专职副主任,集中办公。设成员若干,由党政办、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林业站、派出所、财政所、公路养护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组成。成立联合执法队,由乡相应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六、工作职责

(一)乡政府职责。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全面负责辖区河长制各项工作,按方案要求开展辖区内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河长职责。乡河长是所辖河库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乡河长负责本辖区内河库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河库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执法部门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三)河长制办公室职责。承担河长制日常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乡河长制工作的综合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信息发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明确各类管理和督查督办要求,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

(四)河长联系部门职责。负责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开展日常巡查,整改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协调处理流域保护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问题;及时收集和反映河长制工作的各种信息,提出决策建议,制定各类方案和计划,并及时上报乡河长制办公室。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要把全面深化河长制作为开展河库管护体制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一是落实组织机构。乡要尽快明确河长,设立河长制办公室,集中办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要尽快上岗到位,切实落实管理责任。二是落实目标任务。各村、乡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分解细化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指标、治理任务到岗到人。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乡对村签订河流管理保护工作责任书,把每条河流、每个河段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协调、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巡察、考评等8项机制,着力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1.建立党政同责责任机制。党政主要领导对河库管理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河流河长、河段长是片区流域的第一责任人。乡党委政府作为本辖区流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制定综合治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治理任务、进度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依法履行流域保护管理的相关职责。各流域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细化任务,建立“一河一档”,实行“一河一策”,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提高流域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乡政府按照县河长制办公室设置办法,相应设置乡河长制办公室。乡河长制办公室要强化集中办公,使协调工作日常化,切实形成综合治水格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总情况,研究对策,明晰责权,提出建议,下达指令,监督落实。

3.建立科学严密监测机制。根据县级河库保护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质情况、河长信息、巡查记录、问题举报、跟踪处理、反馈销号、查询统计等基础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对监测发现的情况,由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发布,对相关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加强会商研判、科学分析,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有关部门查找根源、落实整改。

4.建立风险管控预警机制。乡河长办建立“微信群”,推动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共同监督、共同管护河道。实行末位约谈制度,对每月水质监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指标排名末位且不合格的,由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约谈。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主要流域水质、饮用水水源等主要指标处于末位的村由乡河长制办公室视情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被警告3次以上的村取消当年度综合性荣誉称号和综合性评先评奖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河库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5.建立“四个一”监管机制。建立“一图一表一策一述职”管理机制,确保全乡所有大小河流有人管、管到位。一图:建立“河道管理示意图”,各河长、河段长、上下游、干支流等信息在图上一目了然。一表:即河长名录表,各河长、河段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等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并在每条河流显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一策:即因河施策,对每条河流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及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一述职:即实行河长制工作述职报告制度,每年年底村级河段长要对乡河长就河长制工作进行述职,乡河长对村河段长进行工作评价。

6.建立协同联动执法机制。乡要建立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制度,对涉及河库安全重大问题,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半天内到达现场处置,一天内拿出处理意见。河长制办公室要科学统筹、协调部署相关部门,对涉河涉水重要事件联合开展综合执法或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坚持执法主体不变、执法权能不变、执法体系不变的原则,加强河库日常动态监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完善与上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7.建立问题导向巡察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对各河流治理、管护情况及各河流河(段)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巡察,并对巡察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诊”,列出问题清单,并通报给相关河流河(段)长和职能部门,进行重点督办、限期整改、验收反馈、问责追责。

8.建立奖惩分明考评机制。建立河长制工作考评和下游监督考评上游制度,制定河长年度考核考评和奖惩办法,考核结果与村干部使用、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未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同时在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上,向河流治理、保护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根据河长年度考核情况,评出全乡“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予以表彰。

(三)落实资金保障。河道村专管员经费,纳入乡财政预算。加大水环境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工作。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河库治理与保护管理。

 

各村民委员会,乡直各部门:

《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已经中共清流县田源乡委员会、清流县田源乡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田源乡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0日

 

 

清流县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我乡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我乡河库保护管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三明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清流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重在源头治理,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做到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按制度管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提供支撑保障。

二、主要目标

1.2017年,完成乡级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组织构架和河长制办公室设立工作;完成全乡辖区内溪流的调查,明确各河流的河长、河段长,并向社会公告,所有河流河长及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建立“一河一档”河流档案,结合各河流现状制定“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建立、完善河长制各项日常管理、督办督查、考核考评等制度及最美河流评选办法和“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十佳河道专管员”考评管理办法。

2.2020年,健全河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主要指标:

一是全乡用水总量控制在50万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系数提高到0.5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7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5%以内。

二是全乡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500头以内,全面完成可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20kg/公顷以内、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50%,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全乡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实现田源村、田口村两个村主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廖武村、新村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90%。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现象有效遏制,河流断面水质、水生态、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田源乡自来水厂实现水质自动监测,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其它各行政村集中供水点实现定期监测,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全乡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5%以上。

四是全乡水土流失率降至8%以内,完成封山育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

五是通过“最美河流”及“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促进保护、防治、冶理、修复等各项工作开展,全乡主要河道基本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实现河面无漂物、河水无异味、河中无障碍、河滩无垃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妥善处理河流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河流休养生息、维护河流生态功能。

(二)坚持党政领导,统筹协调。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构建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将流域作为管理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提高综合治理成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属地管理。针对区域和流域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一河一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河流保护管理突出问题;按照行政区划落实河流属地管理责任,各村负责本辖区内的河流。

(四)坚持强化监督,全员参与。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察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把绿色发展新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守则,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项目办、环保站、财政所、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控不合理新增取水许可。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环保站、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3.严格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管理监督,控制排污总量和污染项目审批,并切实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环保站、项目办牵头,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4.落实空间管控,科学编制河流水域岸线规划,构建科学合理岸线格局,依法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及河岸生态地保护蓝线。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牵头,项目办、国地所、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5.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和行政许可,禁止未批先建。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责任单位:项目办牵头,公路养护站、环保站、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水利工作站、林业站配合,各村负责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

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河流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农业局、国地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水利工作站、林业站、公路养护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

责任单位:水利工作站、环保站牵头,国地所、项目办、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3.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升,对生产废水排放无法稳定达标的、用水效率低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仍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及时上报县级河长办,申请由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整治手段。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国土所、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4.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调整优化畜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实行畜禽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站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6.实施重点养殖水域规划,严控投饵网箱养殖规模,加快现代生态渔业建设,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重点养殖水域要开展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站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7.减少农药和化肥污染,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大力推广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

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牵头,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8.加强生活污染治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覆盖面。建立生活垃圾“户入桶、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和覆盖面。统筹综合治理方法,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工程弃土弃渣的管理,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非法占用河道和河岸乱搭乱建等行为。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

责任单位:国土所、卫生服务所牵头,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环保站、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9.严格环境准入,全乡区域内严控新建、扩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项目。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项目办、国土所配合,各村负责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

1.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水利站配合,各村负责

2.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加强对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环保站牵头,派出所、国土所、水利站、公路养护站、林业站、财政所配合,各村负责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科学制定城乡河道采砂规划和年度采砂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双控及五定”要求,逐步扩大禁采区范围。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加强采砂作业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采砂、非法采砂行为。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国土所、公路养护站、派出所配合,各村负责

(四)加强水生态修复。

1.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规划,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加快申报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强化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责任单位:项目办、财政所牵头,水利站、国土所、环保站、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配合,各村负责

2.实施小流域治理,结合县政府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利工程建设,以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水系沟通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融合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保护河道、滩地自然形态,避免河道渠化、减少河岸硬化,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杜绝以治理河道为名侵占河道、滩地。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全面开展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切实维护河道及两岸清洁。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国土所、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3.加大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封山育林、阔叶树改造项目。加强对竹山经营管理的指导,科学施肥,严控深翻扩鞭、杜绝毁林扩鞭。加强对林木采伐作业管理,禁止修机耕道集材。

责任单位:林业站牵头,各村负责

4.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项目办、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配合,各村负责

5.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科学制定马头坑水库、关公凹水电站调度方案,保证水库、水电站要实现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要求。

责任单位:水利站牵头,项目办、环保站配合

(五)开展“最美河流”及“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

1.从2017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最美河流”评选工作,以水资源保护措施、河流水体水质、河道水环境面貌、水工程安全等方面作为评选依据,每年评选1条水质好、河岸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最美河流”,将评选结果纳入乡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内容并配套奖励措施,通过“以赛促治”,推动辖区流域水质的改善。

责任单位:乡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党政办、项目办、财政所、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公路养护站配合

2.组织开展“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评选,以“在河道治理中主动作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河道整治成效显著,取得预期效果;所在河道没有出现因河道垃圾、水质污染等被督查通报或被媒体曝光的情况;爱岗敬业,事迹突出,群众满意度较高”为参选标准,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评,每年评选1位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予以表彰。

责任单位:乡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党政办、项目办、财政所、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国土所、环保站、公路养护站配合

五、组织形式

(一)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田源乡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由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水利领导和相关党政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水利站、党政办、国土所、环保站、项目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公路养护站、派出所、卫生院、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和各村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河长制工作巡察组,由乡政府班子领导负责。

(二)乡级河长。在罗口溪、长潭河、田源溪各设河长一名,罗口溪由乡长担任、田源溪由水利分管领导担任、长潭河由所在村包村领导担任,具体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流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村级河段长。河流所经的行政村设立河段长,由村主任兼任。

(四)村级河道专管员由各村水利协管员兼任,负责村所辖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水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等工作。河道保洁与涉河工程管护等工作可由河道专管员承担,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专业队伍承担。

(五)河长制办公室。由乡党政办和乡水利工作站牵头组建。乡河长制办公室,由分管水利的党政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由党政办、水利工作站、国土所各1名干部担任专职副主任,集中办公。设成员若干,由党政办、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林业站、派出所、财政所、公路养护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组成。成立联合执法队,由乡相应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六、工作职责

(一)乡政府职责。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全面负责辖区河长制各项工作,按方案要求开展辖区内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河长职责。乡河长是所辖河库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乡河长负责本辖区内河库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河库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执法部门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三)河长制办公室职责。承担河长制日常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乡河长制工作的综合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信息发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明确各类管理和督查督办要求,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

(四)河长联系部门职责。负责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开展日常巡查,整改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协调处理流域保护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问题;及时收集和反映河长制工作的各种信息,提出决策建议,制定各类方案和计划,并及时上报乡河长制办公室。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要把全面深化河长制作为开展河库管护体制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一是落实组织机构。乡要尽快明确河长,设立河长制办公室,集中办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要尽快上岗到位,切实落实管理责任。二是落实目标任务。各村、乡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分解细化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指标、治理任务到岗到人。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乡对村签订河流管理保护工作责任书,把每条河流、每个河段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协调、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巡察、考评等8项机制,着力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1.建立党政同责责任机制。党政主要领导对河库管理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河流河长、河段长是片区流域的第一责任人。乡党委政府作为本辖区流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制定综合治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治理任务、进度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依法履行流域保护管理的相关职责。各流域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细化任务,建立“一河一档”,实行“一河一策”,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提高流域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乡政府按照县河长制办公室设置办法,相应设置乡河长制办公室。乡河长制办公室要强化集中办公,使协调工作日常化,切实形成综合治水格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总情况,研究对策,明晰责权,提出建议,下达指令,监督落实。

3.建立科学严密监测机制。根据县级河库保护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质情况、河长信息、巡查记录、问题举报、跟踪处理、反馈销号、查询统计等基础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对监测发现的情况,由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发布,对相关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加强会商研判、科学分析,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有关部门查找根源、落实整改。

4.建立风险管控预警机制。乡河长办建立“微信群”,推动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专管员共同监督、共同管护河道。实行末位约谈制度,对每月水质监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指标排名末位且不合格的,由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约谈。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主要流域水质、饮用水水源等主要指标处于末位的村由乡河长制办公室视情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被警告3次以上的村取消当年度综合性荣誉称号和综合性评先评奖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河库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5.建立“四个一”监管机制。建立“一图一表一策一述职”管理机制,确保全乡所有大小河流有人管、管到位。一图:建立“河道管理示意图”,各河长、河段长、上下游、干支流等信息在图上一目了然。一表:即河长名录表,各河长、河段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等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并在每条河流显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一策:即因河施策,对每条河流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及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一述职:即实行河长制工作述职报告制度,每年年底村级河段长要对乡河长就河长制工作进行述职,乡河长对村河段长进行工作评价。

6.建立协同联动执法机制。乡要建立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制度,对涉及河库安全重大问题,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半天内到达现场处置,一天内拿出处理意见。河长制办公室要科学统筹、协调部署相关部门,对涉河涉水重要事件联合开展综合执法或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坚持执法主体不变、执法权能不变、执法体系不变的原则,加强河库日常动态监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完善与上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7.建立问题导向巡察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对各河流治理、管护情况及各河流河(段)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巡察,并对巡察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诊”,列出问题清单,并通报给相关河流河(段)长和职能部门,进行重点督办、限期整改、验收反馈、问责追责。

8.建立奖惩分明考评机制。建立河长制工作考评和下游监督考评上游制度,制定河长年度考核考评和奖惩办法,考核结果与村干部使用、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未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同时在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上,向河流治理、保护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根据河长年度考核情况,评出全乡“十佳河长”、“十佳村级河段长”和“十佳河道专管员”予以表彰。

(三)落实资金保障。河道村专管员经费,纳入乡财政预算。加大水环境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工作。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河库治理与保护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