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5118-1300-2021-00013
- 备注/文号: 清农〔2021〕86号
- 发布机构: 清流县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1-06-28
兰爱珍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清流豆腐皮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第3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豆腐皮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1-6月份,全县豆腐皮产量约为1340吨、产值3336万元,全县黄豆种植面积20000多亩,主要以嵩溪、嵩口、龙津、灵地、长校等乡镇种植居多。品种主要有桂夏豆2号、华夏9号、埂青82、 福豆234、福豆310以及本地大豆品种八月白为主。
1、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全县拥有以家庭作坊式生产豆腐皮的农户356户,组建豆腐皮专业合作社3家(即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温郊欣欣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清流明骏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九龙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七星岩食品有限公司、鑫牌豆腐皮厂)。加工户遍布全县13个乡镇,形成了以嵩溪镇为核心,以林畲、温郊、余朋、田源、灵地等乡镇为主的豆腐皮加工产业带,建立了豆腐皮加工产业为主的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2、产业提升改造效益明显。近年来,县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对爱珍豆腐皮合作社农户作坊的生产设施、场所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完成新建豆腐皮生产质量追溯体系设备改造、304食品级不锈钢蒸发锅设备更换改造、烤房无缝钢管烤房改造等基础生产设备更新。通过采用蒸气常压锅炉生产,提高了产品生产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全县农户作坊式生产豆腐皮设备设施得到技术上的改造。并且对豆腐皮产业完成安装生物质颗粒燃烧机项目建设,全县11个乡镇有111户投料机改造116台,年节省燃料和人工成本300万元。同时,有关部门对申请办理食品加工小作坊核准登记证的豆腐皮小作坊因户施策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申办加工核准证相关事项,全程帮扶检查指导,从厂房规划设计、功能区域划分、设施设备材料、工艺流程、原辅料采购查验等提出指导意见,规范外包装标签标识,确保豆腐皮小作坊达到发证标准,提高改造的质量和通过率。2019年以来共有33家小作坊通过改造升级获证,调整了不合理布局,配备了通风、排水、防鼠、防尘、防蝇等设施,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产业基础得到提升。
3、新技术支持力度增大。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研发了速食(含即食)“汤拌两吃即食富硒豆腐皮”豆腐皮系列新产品,先后申报注册了5个外观专利和“富硒秀珍菇菌粉制备富硒豆腐皮的技术应用”、“一种即食富硒豆腐皮的制备技术”发明专利。清流豆腐皮系列产品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已成为豆腐皮产业的主力军,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引领上下游关联产业联动发展。
4、品牌整合逐步完成。2020年共有5家豆腐皮企业通过“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换标申请,2家豆腐皮企业荣获“2018-2019年度清流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2021年共有1家豆腐皮生产企业通过“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申请。鑫珍、七星岩、玉莲、康尔利、远香、星霞、青野、陆岛8个品牌,均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流豆腐皮”专用标志。县农业、发改、县市监、工信等部门积极引导现有豆腐皮品牌进行有机整合,利用“鑫牌”、“九龙湖”、“七星岩”等三大品牌声誉,在各种销售网络平台,全国各大实体店,加大清流豆腐皮品牌宣传力度与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等综合实力兼并其他品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努力将清流豆腐皮产品以相对集中的品牌推向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清流豆腐皮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实现农户、合作社、公司企业三方利益共赢。
5、清流豆腐皮团体标准进一步明确。针对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等情况,县市监局积极协助指导清流县嵩溪豆腐皮营销协会制定清流豆腐皮团体标准。于
6、产业融合成效明显。一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产业融合。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鑫珍”牌豆腐皮产品实行统一销售,在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域名网站,在淘宝开设了建宁公主、清流爱珍豆腐皮合作社网店,建行善融商务网开设了豆腐皮产品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企业商城和个人商城销售网店,使产品营销信息快速传递到全国各地、使豆腐皮产品在传统门店销售上转型升级为互联网营销,建立了有属于自己的零售终端客户群。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等大中城市设立27个销售点。产品入驻沃尔玛、新华都、永辉等超市,产品还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同时,通过2020年12月10日与华润集团对接,顺利入驻华润万家超市,进一步延伸嵩溪豆腐皮产业链,大幅提高嵩溪豆腐皮加工产值,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实现农旅融合。融合嵩溪豆腐皮追根溯源体系,从大豆种植示范区、豆腐皮文化宣传、豆腐皮制作体验休闲、农家乐生活等多种形式和内容,建立豆腐皮生产观光旅游体验区,实现三产融合联动发展。三是实现互联网融合。通过运用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直播带货方式,清流豆腐皮参加了由省、市、县及各大超市举办的网络直播带货活动,2020年通过网络带货共计销售2300余万元。
7、带动能力逐年攀升。一是带动经济明显:家庭作坊式生产豆腐皮人均年收入达7万元以上。二是带动就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明显:一方面带动2000多个农村劳动力从事黄豆种植、豆腐皮加工、畜牧、水产、运输、餐饮等行业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豆渣养猪和养鱼,能缩短喂养期,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豆腐皮生产还能带动黄豆种植业的发展,黄豆藤可作为牛、羊饲料,牛、羊粪可作为农作物有机肥,促进了农业生态产业链平衡发展。三是带动典型模范明显:近年来,清流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998年在清流嵩溪镇远香牌豆腐皮调研时针对嵩溪镇豆腐皮产业发展的重要嘱托,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苏区人民的厚望,通过努力,不断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把豆腐皮产业作为一个农业特色产业来抓,扩大豆腐皮生产规模,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以兰爱珍为带头人的产业致富能人,极大推动了产业带动致富,同时,在带动精准扶贫户脱贫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20年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兰爱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二、下步工作
到2025年,以豆腐皮为主的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达5亿元,带动清流县及周边地区10000人从事相关产业,全县豆腐皮产业生产总值增长1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00元,村财增收超20000元。
1、大力扩种黄豆种植面积。建设大豆种植示范基地,在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林畲镇、长校镇等乡镇,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流转10000亩土地种植大豆,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农田基础设施新建与改扩建,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力争把示范基地建成田块规整、排灌顺畅、道路连通、地力肥沃、适于机械化作业、产能稳定的大豆生产基地,从根源上保证产品质量,
逐步解决本地黄豆原料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豆腐皮产业溯源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及观赏性,加大产品的附加值。
2、加快豆腐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拟建设豆腐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包括观光型豆腐皮20万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新产品科技研发楼一栋、仓储物流中心一座、豆腐皮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一座以及电商展销中心一座,同时配套水、电、路、路灯等相关设施。
3、建立豆制品质量检测系统项目。拟建设质量检测中心一座,对每日每批次生产的豆腐皮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在豆腐皮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可视化监化监测系统,包括节生物质颗粒燃料传热系统监测、豆腐皮烤房温度、二氧化碳等环境信息实时监测、分析、智能调节、预警等物联网应用。
4、建设传统豆腐皮产业观光体验带。结合生态水系项目建设,在嵩溪溪沿线拟建设一条2公里产业路(设有观光区、体验区、餐饮区等),将镇域内所有传统手工豆腐皮加工作坊搬至产业路内入驻,同时对入驻农户的作坊式生产设施、场所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统一标准,严格规范,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形成完整的手工作坊集群,有效的提升传统豆腐皮产业的发展空间前景。
5、豆腐皮生产燃料改造项目。在嵩溪镇建设天然气供应站,对全镇以至全县范围内豆腐皮作坊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改造,将燃柴设备改造为燃天然气或电力设备,经验收合格。
7、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展销中心建设项目。立足整个清流县特色农产品,在园区内建设电子商务展销中心,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展销产品,多渠道推介清流农特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农特产品展示厅、电商交易中心,让入驻园区的企业能够“拎包入住”,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上实现一条龙服务。
8、豆腐皮非遗文化园建设项目。建设占地450平方米的文化传承体验区,其中包含非遗文化长廊、亲子体验区和品尝体验区,将豆腐皮产业发展史展示在大众眼前,并通过体验古法制作,让产业文化得到进一步推广。
领导署名:叶峰
联系人:侯为强
联系电话:7920050
清流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