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林畲乡各村的龙灯节

日期:2013-08-31 19:55 来源:本网
| | | |

邱一华

  林畲乡有20多个自然村,除背芜村和一些三五户人的村子外都有龙灯节(背芜没有龙灯节是因其租屋的风水是虎形,龙灯象征龙,龙虎相斗,与人不利)。龙灯节那一天就要扛龙灯。

  各材的龙灯节都在农历的正月,从正月初六丘坊材扛试灯开始,然后陆续在各村举行。十三日是曹窠村和孙切村龙灯节的神铳很有名,放得多,几乎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放,响声大,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十四日是舒梅岭村龙灯节。十五日是林畲村龙灯节。石下村的龙灯节特别久,从十三日至十六日连续四天。十九日里曹坊村龙灯节。十五日是蛟井村龙灯节,要做春社之日举行,而做春社又要每年选吉日,不是固定日期,其他村的龙灯节都是固定日期的。

  各村各户都把龙灯节当作新一年的头一件大事来办,一过新年就开始考虑准备龙灯节的食品及制作的材料,没有劳力的人家最重要的是要请到扛龙灯的人手。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去帮人找龙灯的,因为扛龙灯很辛苦劳累,尤其是担心把龙灯损坏了,所以请人扛龙灯是很不容易的,但出于人情,亲友之间又不得不帮忙,但要提早约好,否则会让别人先请去,多数都是在过年之前就约定好,才比较放心。

  龙灯节那一天,各家各户都把房子整理得干干净净,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喜庆气氛。届时,亲戚朋友不用邀请会主动到来,家家户户都是宾客盈门,热热闹闹。各家各户除了要杀鸡、宰鸡、买肉,还要炸麻蛋,煎豆腐,准备不少美味食品。

  龙灯是由每户一小段(叫一桥龙灯)连接起来。制作一桥龙灯虽不困难,但也要花一定的时间,首先要有一块约二米长、三五厘米厚、十五厘米宽的木板(这块木板一般是原先就有的,如原先没有则一时不易弄到,要在几个月前去定做),然后用两片比较厚的竹篾弯成半椭圆形,两端削尖,中点十字交叉,各端钉入桥板,外面烦扰上白纸,灯笼当中要置一截竹或铁的管子用来插蜡烛。灯笼糊上白纸后再画上些山水花鸟图画,或写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等祥和祝福的文字。第桥灯有五个灯笼立于灯板之上(石下村的三个灯笼),两桥龙灯的两端各有一个圆孔,两桥龙灯相接处用一根木棍插入圆孔相连,此外各家还做一些单个的手提花灯,悬挂厅堂、门前,观灯时供客人和小孩提着作为照明和灯展用。花灯的制作也是用竹篾、纸捻扎成骨架,纸糊外壳画上国画做成各种形态的花灯,如走马灯、六面灯、花鼓灯以及兔灯、虎灯、飞机灯等。

  正月十五日是林畲村(包括麦元洞、墟上、丘坊村)的龙灯节,这是最盛大、最热闹的龙灯节,桥灯的数量最多(一百多至二百桥)。当夜幕降临,各个篷抽签决定先后顺序,轮流做头,今年做头,明年则做尾,做头一篷人的灯接在前面,最前面的一桥灯要做个龙头,最尾一桥要做一龙尾。灯接好之后放神铳三响,起灯游行,按一定的路线前进,要经过祖屋、祖坟、社公前面以及水口、后龙山。龙灯前面走,四个壮汉抬着菩萨走在后面让神观灯。观众拥着菩萨前进,接着后面紧跟着一堂一堂的锣鼓(一堂锣鼓包括鼓、锣、镲、唢呐、洞箫等)锣钹声铿锵,唢呐、洞箫音乐悠扬,鞭炮、神铳响声震耳,人们欢声笑语。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远看整条龙灯像一条金色的蛟龙,时而成直线,时而蜿蜒曲折像首尾相接的金链,变幻无穷。扛龙灯者兴致勃勃,准备闹灯,应付挑战。

  最精彩、最激烈的,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是“闹”龙灯,是怎么闹的呢?

  闹的方式有“拖”、“挤”、“擦”等。

  拖:前面的人故意走得很快,后面的人赶不上,拼命赶,甚至摔倒。相反,后面的人故意不走,甚至向后转倒退,弄得前面的人狼狈不堪。

  挤:前面的人故意不走,后面的人故意往前挤,中间的灯则不能稳定,保持不住平衡,使灯板打折,本地人叫“吃牛轭”形成曲线,两条桥灯之间成了剪刀一样,把灯笼碰坏,烛火熄灭,甚至把灯笼剪断。扛灯板的人如肩膀不迅速离开灯板,脖子就有可能被剪伤甚至被剪断的危险。

  擦:很多村的龙灯都要经过屋角、墙角,林畲村和舒梅岭村的都要经过戏台柱。戏台柱是每个扛龙灯的人最提心吊胆的地方,因为通过戏台要转个大弯,当龙灯通过戏台三分之一或一半时,后面的人故意往后拖,这时整条龙灯就会拉成一条直线,在戏台边的灯就要从戏台的墙上或柱子上擦过去,如果和顺地擦过去,最多会损坏灯笼纸或灭了烛火,如果是两头的拉力太大,迅猛弹到墙上、柱子上则很容易损坏灯笼的骨架甚至折断灯板。前面的人不服气,当灯通过戏台一半以后用力往前拖,后面的人跟不上,整条龙灯又拉成一条直线,使后面的灯碰壁。这样经反复的多次“闹”之后,使扛灯的人精疲力尽,即使在凛冽的寒天,也是汗流浃背,观灯者则从中取乐付之一笑,当然也有人为灯笼损坏了而唉声叹气。如果是烛火熄灭了,可以再点好,灯笼纸坏了也可再糊好(一般跟灯的人都备有火柴、蜡烛、纸张等),若是骨架坏了则一时无法修补。(不过这种情形极少出现,龙灯损坏了的人家则失去了节日的欢乐,忧心忡忡,觉得一年伊始就不顺利。)

  当龙灯走完了规定的路后,回到出发地点停放着,卸下连接灯板的木棍,待散灯神铳三响后,各人扛着自己的龙灯回到各自的家中。当亮堂堂的龙灯回到家门时,主客都喜笑颜开,欢庆龙灯顺利归来,预示家庭平平安安,吉吉利利,皆大欢喜!

  散灯后,各家去观灯的宾客陆续回到家中,各家都准备了美味佳肴的宴席(叫灯席)一般三五桌,少的一二桌,多的十桌八桌,灯席上菜肴丰盛,米酒酽酽,主客频频举杯互相敬酒祝福,谈笑风生,喜气洋洋,猜拳行令,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这种宴席往往要吃喝到三更半夜方才尽兴散席。

  林畲的扛龙灯习俗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经盛行,解放后亦延续了数十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停止,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感到扛龙灯很麻烦的劳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