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艺]长校打银

日期:2013-08-31 19:55 来源:本网
| | | |

  长校的打银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银饰产品闻名四方。早在宋代长校始祖就从苏州引进打银技术,世代相传。据传,前人曾树碑立誓,打银工艺只教本族,禁传外人,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肯传教。因此,古往今来方圆几百里内,凡是打银的都属长校籍人。从明代始,长校打银艺人的足迹遍布梅县、潮州、汕头、福州、水安、龙岩、长汀、南昌、顺昌、瑞金、赣州等大中城市。民国时期闽西、赣南一带,每个城镇都有长校打银店,仅宁化淮土一村就有10家打银店。长校从事打银行业者占总户数10,前往外地开银店谋生的达100余户。有一部份人已在外生根落户,开基发业。

    打银,顾名思义是制作银器,但它包括制作金饰在内。金银首饰既是欣赏品,又是工艺品和珍藏品。制作金银器皿不但要精通技术,而且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才能塑造艺术形象。对于打银当地有“炉中取宝”说法。要精通这门“炉中取宝”,首先必须掌握金银性能,能辩别真伪和含量,掌握提纯等技能,这是打银的秘诀,但这个秘诀是“饭碗”,不随意教人,只能通过拜师,跟随师傅实践,到一定时间后师傅才肯传授秘诀。一旦掌握了秘诀,就能达到“炉中取宝”,否则就变成“炉中取灰”。

    打银的工具有炉膛、风箱、炉钳、泥锅、锤子、光砧、钢砧、模具等。此外,还需要硫酸、白矾、硼砂、白硝等化学原料。必须掌握“火克金、金生水”的原理,将金或银装进泥锅.置高温(500℃—1000)溶化成液体后倒模槽里凝固成金条、银条备用。打银,要千锤百炼,边炼边打.达到满意后将成品用药水(漂粉)浸泡半刻,然后反复刷洗至银色生辉即可,这是银的本色。银器还可以上淬彩。使其绚丽堂皇,鲜艳夺目。也可以采用黄姜煮泡,进行人工镀金,使其显得贵重高雅。制作银器有时轻松,有时累,轻松时可与旁人谈笑风生,吃力时弄得满头大汗,特别是吹焊工序要有充足的吹气功能,印“一气吹开江中井”功夫,很多人因吹焊致使吐血,所以,打银者多数未老先衰,患肺痨症。打银链、金链由粗到细,由短变长。打成细铁丝型后即用钢模拔丝,由大孔至小孔,一度一度地循序渐进,拔至细如发丝后夹成无数小圆圈,经吹焊连接成金链或银链。

    长校打银工艺誉享四方,特别是八仙图、庆子、鞭子镯、竹节镯、金链、银链是当地有名的代表产品。其“庆子”造型美观,象一把美化的锁扣,古人取保护小孩子之意,是儿童小孩戴在胸前的吉祥物。庆子双面雕龙刻凤,有的中间雕观音坐莲,周围刻十二生肖,图案清晰,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珍贵的艺术品。清末,长校李紫徽制作的观音坐莲、八仙过海、飘飘欲动,麒麟狮象、鸠风龙鱼栩栩如生。他制作的花卉鸟兽,千姿百态,别具风格,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红炉献瑞、黑炭生花”的名匠。他手下制作的各种金银首饰远销东南亚,近销闽粤赣。当地不少人请轿子抬他去打“嫁妆”。抗战期间有个邹师傅前往长汀开银店,他制作的银器造型新颖。别具一格,曾制作过一批微型银棺材,寓意含蓄,小巧玲珑,内可藏放珍珠宝贝,日本人发现后,爱不释手,供不应求,发了一次大财。

    长校打银工艺与当地风俗、服饰有密切相连,如女子“于归”,小孩“过周”,有“金装银饰”美称。女子“于归”娘家要金银作“嫁妆”,如金钗、银插、金耳环、金戒指、项链、配镯、银链等十多种金银首饰。小孩“过周”外婆要赠送狮头帽、银项圈、“车肩”、庆子等银饰。在旧时即使一日三餐难度的穷家,也要借钱购置几件银器给女儿、外甥作礼物,以示永久纪念。

  长校打银工艺在“文革”期间遭到浩劫。银器被视为封建迷信品破除,打银者被列为“牛鬼蛇神”批判,财产被没收,工具被砸毁。从事打银行业者倾家荡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校打银业如同枯木逢春,应运而生,各种传统工艺制作的金银器皿和首饰又进入千家各户,并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童金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