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驱寒越冬的主要工具——火笼

日期:2014-10-09 09:19 来源:本网
| | | |

清流属闽西客家山区县,旧时每到冬季气候寒冷,清流客家人就有烤火笼的习俗。

冬季的早晨太阳刚出来,田塅还凝满厚厚的白霜,村头的土坪上就有了许多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提着火笼,或双手交叉,或用衣襟掩盖火笼置于小腹前,也有的夹于双腿,或放在地上烘脚取暖,他们或站或坐悠闲地享受冬天的阳光,以此御寒。不知从何年代起,火笼也就成了清流人驱寒越冬的主要用具。

火笼的外型象缩小了的圆柱形花篮,采用光滑的竹篾织成的身子,里面是陶土制的大钵,用来盛木炭。配上弯弯的拱桥状的柄,盖上圆铁丝编织的盖子,当地人称篾火笼。编外壳是篾匠师傅的细活,编好的火笼绝对称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间手工艺品。单看那层层环绕密密匝匝的细篾条,你就不能不为篾工的细致和耐心所叹服。

客家人制作的火笼大致有两个种类,一种是用竹篾编成的外壳,塞进陶砵做内胆后编成手提的叫篾火笼,篾火笼又以长汀馆前和连城四堡的最好,其产品编制成圆柱形,手艺精细,牢固稳定,配有铁丝编成的盖子,清洁安全。再一种是用陶土烧制成有提手的陶砵叫石火笼,又叫石垵。也有较讲究的人会用布片沾满米汤裱糊在石火笼的表面和提手上,经晒干后再裱糊一层毛边纸,这样既能保温又能防烫手,还美观牢固。

旧时,山区冬季寒冷,人们生活拮据,无力添置更多的御寒衣着,全靠火笼取暖过冬。因此有过“地瓜当饭饱,火笼当棉袄”的说法,火笼就成了家家户户取暖的必备用具。  在冬季到来之前,人们从大山深处挑回一担担杂柴,在房前屋后码成一排排柴垛,储存过冬的柴薪。冬天的早晨,屋外是白霜皑皑,寒风刺骨,农家的灶间却灶火正旺,温暖如春。贤惠的客家主妇早起煮饭时,会抽空提来几个火笼,用火锹将灶膛里小杂柴烧过的红红“火屎”,小心翼翼地锹入火笼中,再盖上一层薄薄的热灶灰,压实压平,盖上盖子, 使火屎能够燃烧又不至于冒烟和熄灭,慢慢发出热量,徐徐传出宜人的暖气。主妇把火笼吹扫干净后,提到房间为小孩烘热衣裳叫醒儿孙起床穿衣,或用来为早起晨读的莘莘学子暖脚。诺家有客人来早起后,主人也会提火笼给客人取暖,这也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火笼还是吉利象征,旧时客家女儿出嫁的时候, 总少不了要有一对竹篾火笼当作陪嫁的嫁妆。父母要买最大最好的火笼, 出嫁时的火笼要贴上大红喜字,远远看上去像两团红艳艳的火笼,象征新人婚后能红红火火的生活。就连乔迁新居时也要随带火笼等进屋,预示着日子红火和吉祥如意。

记得七十年代初,每到冬季连续霜冻三九天时,常常看到村里的小学生上学时,除了背书包外,每人还要带上一个火笼,上课时可以烤手烤脚取暖,手脚不至于冻僵影响写字。下课时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把黄豆、勾圆、地瓜等放在火笼里烤,一会儿“叭叭”响,豆子就熟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有这些又香又脆的烧烤,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更有人的火笼灭了用嘴吹,有的用力过大,弄得满头满脸黑乎乎,乃至整个教室都是烟灰,有时连衣服也烧焦,还要受老师批评。时至今日,当年的小学生有的已成为大学生,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但提着火笼上学的趣事,成了他们儿童时代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烤火笼取暖的时代,也常常会有一些老人和妇女把火笼白天用于取暖,晚上睡觉时放入被窝作“暖床”之用,还有的用来烘烤小孩衣服、尿布等应急之物,这些都极有可能发生火灾隐患。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村大力实施“电网改造”、“户户通电”、“以电代柴”等惠民工程,电通山乡造福农家,引来大批家电产品落户农村,同时国家倡导鼓励农民以电代柴做饭,保护绿水青山。山区农家有了空调、电热取暖器、电热毯等现代家电取代了火笼,火笼也渐渐退出了舞台,走进了尘封的历史。尽管如此,火笼曾帮助过一年又一年清流人过冬,温暖过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心,火笼也成了记忆中的往事,值得怀念。(邓煌生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