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清流县里田元宵庙会:鞭炮齐鸣,神铳冲天

日期:2018-06-21 16:01 来源:党政办黄毅华
| | | |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豫章公庙传统庙会正日。 其实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自年初三出大鼓开始至正月十八晚谢神结束。现时已改为初六夜大鼓、铜铍、长号、大铜等同时出游,统称铜锣金鼓和吹角。
        每年庙会由现在行政划分六个片即为六个班,一个片(三个村民小组)为一个班,依次轮流,周而复始进行。
        正月初六晚(旧时初三夜出大鼓),铜锣金鼓和吹角一道由当班者执事出游,一夜游时不得少于三圈,游完后回家。

        正月初八晚,先由铜锣金鼓和吹角出游,在一定时间后等待“里长灯”同道出游。里长灯为全村唯一的代表灯,它代表全村,规定由当班者制作,灯上画有八仙图像,写上吉祥类字样,一担大锣开道,配有锣鼓于灯后,跟随在铜锣金鼓之后,第一个夜晚一般出游三圈,第一圈必须前往公庙拜年。

        与里长灯出游的还有村里各班大花灯。此灯实属盆景灯,传统以来有梅、兰、竹、菊、茶、荷花、芙蓉花等各类纸剪花样自制而成,每班花灯不得少于八盏,都有锣鼓陪游,各班花灯出游时都须带上香烛鞭炮先往公庙拜年,同样各班花灯出游不得少于游三圈。在里长灯和大花灯出游的时间内,全村灯光明亮,爆竹不停,喜迎里长灯和大花灯的出游,直至各班花灯抬回家中。陪同花灯出游的还有旱船灯、马灯以及许多小孩玩的古子灯、走马灯等。花灯回家后,执事都在吃花灯酒,大家高兴地互相祝酒,希望当年好收成、好运气,新年新气象。

        此时的街上已基本无人再玩,敲大鼓的鼓手则开始催桅子灯(又称金斗灯)出游,此灯只游一圈,连游六夜至十三晚,规定于六门头点完名后抬回各自家中,也由当班者每户一盏,灯上写恭祝公王,信士弟子“某某某百拜字样,点名册开头先写当班福首某某”等。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桅子灯要待街上平静后才出游?”这始于一个民间传说:当年罗成在一次战斗中遇到危险,正遇上一片桅子林,便带领官兵躲进林子内,敌方不知所终,从而罗成和将士们也避过了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片桅子林,后人便做桅子灯纪念它。再说既是逃难,理应在宁静时间更有利。其实点名有点兵点将之意也。

        正月十二早餐后,当班厨薄开始进住公庙,做好庙会准备工作。各班花灯一般都在本晚去政府和各单位拜年。

        十三日早饭后,通村凡已上七十岁男性老人和上届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手拿香烛鞭炮前往公庙点烛,向厨薄报名登记,便于次日发送请帖。晚上由当班厨薄组织出游香案,当地人都称菩萨香火,出游前于公庙装饰好,点好檀香,一对花瓶。瓶内养着宝珠茶花,兰花和月月红等,点好蜡烛,待铜锣金鼓、吹角、里长灯及各班花灯出游后,由厨薄选好的人员自公庙内由两人扛下凹岭。铳手连放几铳,一对唢呐跟随香案之后,与铜锣金鼓、里长灯一道畅游三圈,此刻通村铳炮冲天,各家各户喜迎香案,热闹非凡。大家都专心注视着香案上的一对烛火,这对烛火也非常神奇,风吹不灭,雨淋不熄,火光都煜煜生辉。这也成了当地一个民俗文化的传奇。它闪闪的火光也预祝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香案游完三圈后与唢呐同回公庙,其他花灯随即回家。

        此外还有角子灯(即板凳龙灯),因青年好玩,很易损坏,所以没有年年都做。如果有龙灯,一般也是正月十三的晚上出游。

         这天深夜,厨薄在公庙内组织商议挑选明辅,共选十六人,其中当班明辅十二人,即是次年的厨薄,另在其他四个班各选一人为闲班明辅。选明辅时首先是有孝服者不行,要选懂庙规,办事公道,积极肯干,关心重视公益事业者;在庙会期间始终是协助和监督当班者工作;共同维护庙会安全有序;负责寻找雷公雷婆扮演者及出游;负责庙前放炮架子搭建;负责岭下拦花灯、拦公王上庙等工作。明辅选好后立即用红纸写八张按格式的十六人名字(旧时写六张)。按规定贴于全村八处(旧时六处),事后连放三铳以示已出好明辅贴。

        十四日清晨,厨薄分头把按格式写好的明辅贴,还有耆公、绅衿、大乡望和庙祝等各类请帖(统称绅衿帖)送至各自家中,受请者于十五日子刻参加公庙预祭,有事者可向明辅请假,无故没参加者必须说明原委。

        同日早饭后,厨薄组织好本班人员,将铜锣金鼓、吹角、里长灯、壁灯和耆公花一道由锣鼓陪同送至公庙,里长灯悬挂于下厅中央。各种壁灯按上规顺序挂好,上厅挂左右各三盏,下厅左右各挂两盏,各盏壁灯各有名份。

       上午十时前,厨薄铳手不停地放铳催明辅上公庙,十六名明辅人人手拿香烛炮一同前往公庙烧香拜叩,向厨薄报到和问好,厨薄当即于庙内下厅摆好桌凳请明辅就坐,端出茶水和茶点迎接明辅到来,片刻散席。随后准备李太保三位公王和罗成公王一同恭抬下村巡游,铳手们在凹岭下连放神铳,通知公王已下村巡游,此时全村开始不停地燃放鞭炮,铳手在全村六门头陪游放铳,铜锣金鼓齐鸣,彩旗执事同行,里长灯、香案火和凉伞行于公王前面,游乡队伍浩浩荡荡,热闹非凡。一直延续到下午四时许,公王回宫。

在此期间,全村有多处游乡祭祀,分上下午进行,罗氏祖祠,李氏祖祠等祭祀至半下午时分,公王抬至大塘堘坐停片刻。而公庙内人员准备公王回宫。四时多左右,明辅于岭下拦公王回宫,此刻庙前喜炮数百串齐放,庙内钟鼓齐响当当,霎时间公王登殿整齐。下殿大门前明辅桌开始与公王饮福。

       十四日晚饭后,铳手开始鸣铳催花灯出游,本晚四尊公王继续游乡,公王不能先游,需街上花灯出游后,公王才可抬下街来。花灯、公王游至十时许,明辅十六人手执清香司礼,拦各班花灯上庙,此时铳手们忙于放连铳喜花灯上庙,随后拦公王回宫,场面与傍晚相同。尔后由庙祝致祝词,后各班花灯回家饮花灯酒。十四日整天的活动,可谓是整场庙会的初潮。

       花灯回家饮酒期间,铳手们不时地点放神铳,意在此请各位受请者速来公庙参加预祭。历史以来是素祭,又称公王簪花,值祭礼生由当班者自选,历史上由五人组成礼生,上厅左立一人称通赞(资历较长者),右立一人称引赞,下厅三人平立,中为主祭者,左为陪祭者,右为分献者,三个统称主祭人。上厅中央摆放七张八仙桌合拼一起,前面放香案桌;下厅中央放八仙桌子一张,点亮香烛;三位主祭人平立于桌前,据传此种祭祀方式称复式祭法。上厅七桌专门摆放祭仪(有人称祭品或贡品),最前方放木雕而成的八仙雕像,摆放祭品全是素品,有各种水果、食物、海藻等上百种应有尽有,点燃七对蜡烛,进入子刻,祭典开始:

       通赞高唱鸣炮,鸣金鼓奏乐,明辅省祭,公王簪花,主祭各班就位同时拜叩,庙祝致祝文,三位主祭人分别诣神位前行上香礼,三人共同俯伏新生读祭文,以后三人分别上前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接着三人同时诣神前行酌酒和侑食礼。此后新耆公、新毕业生(新生),新明辅分别先行上香礼,献爵礼和拜叩,紧接着所有参与人员成双成对地诣神位前行上香礼,献爵礼和拜叩礼,最后焚帛,由主祭三人一同拜叩,礼毕退班,连放铳炮和止乐。此般素祭仪式称香帛嘉蔬名果之仪。祭典完后所有参与者参加由厨薄准备好的点心各自就坐,又称“登席”,旧时的座位至庙会结束时不变,现已改变,这又称参与人员“受福”。

        十五日,是当年庙会的高潮。天还没有亮,全村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早已起床,大街小巷灯光明亮,各户村民都准备迎接公王游乡的事宜。凌晨时,庙内七尊祖像开始有序地恭抬游乡。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铜锣金鼓,彩旗执事,有旱船灯、舞狮队,紧跟着里长灯,香案,吊炉和凉伞,七尊公王跟随其后。在公王背后游乡的是全体参加预祭的受请人员,他们个个胸戴红花(耆公花),手执清香,跟随公王畅游全村三圈。此刻的里田村真乃铳炮喧天,加之远近乡村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数超万人,真是热闹非凡。此盛况持续到下午五时左右公王回宫。

 

 


        中午时分,由明辅承办的雷公雷婆手执“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牌匾于全村漫游一圈,在六门头开阔地和公庙内菩萨殿习武(有雷公洗殿之说),以示驱邪除恶,祈保太平。

        全天公王游乡中,分别有十多处游乡祭,由各班片区自行安排进行。

        公王回宫,场面更是壮观。公庙前山岗上站满了观光的人群,上千串数米长的鞭炮悬挂在特制的炮架上,庙内准备好宰杀的猪和羊,还准备好公王回宫前宰杀的“落马鸡”,庙内准备工作就绪后,通知坐塘堘的扛迎人员,准备入宫,随之游一圈至凹岭下,明辅十六人各执清香,向前来的公王司拜礼,铳手们紧张地放连铳恭迎公王回宫,至庙角时杀“落马鸡”先行进庙,上千串鞭炮齐放,神铳冲天,锣鼓齐响,扛迎者们快步奔跑庙内,杀猪宰羊,此时七尊公王安放原处,场面声势之浩大,见者无不感叹,惊为奇观。

        晚饭后,铳手放铳催花灯出游,旧时四尊公王照常出游。

        晚上子刻前举行荤祭,值祭礼生与十四夜相同。摆设祭仪除十四夜原有的以外,增加荤品,全猪全羊卜祭于左右两侧,有猪羊内脏制作而成的各类造型的动物形象,如“姜太公钓鱼”,“白兔”和多种鱼虾之类。此祭祀称香帛牲醴、刚鬣柔毛之仪。祭祀开始与十四素祭相同,先由明辅省祭,主祭各班就位拜叩,痊毛血出肃,庙祝致祝文,后上香礼,读祭文,初、亚、终献礼和酌酒,侑食礼都与素祭相同,不同之处有献牲礼和饮福受胙之礼。退班后同样是登席受福。

        上述素荤两祭期间,规定孝服者不得在上殿预祭,只许在下厅参与;还有规定女性不行观看庙内祭典(未起祭时可以观看)。

        十六日旧时的庙会活动与十四相同,属于庙会活动的尾声。因时代的发展,经众人共商议后从减。现时由当班者自行清理杂物和经济收支预算。同时准备傍晚的大聚餐。下午五时许,按庙规全体耆公、绅衿、明辅、大乡望和所有扛迎人员等三百多人欢聚于聚贤堂吃晚餐,用餐期间,大家斟酒会文,互相祝福,共商远景,共创美好的新里田。

        十七日,厨薄邀请为本届庙会活动出力者,明辅、各村民组长和理事会人员吃午饭。明辅和理事会财会人员对本年庙会活动经济进行收支决算,并做好来年的交接班。

        十八日,厨薄牵头,全班各户桅子灯送往公庙。晚饭后厨薄十二人共同前往公庙行谢神礼仪,将事先留好的羊头四爪、鸡、肉等供品摆设于上殿神位前,在场人员成双成对地上香拜叩,行简单的出肃礼后,将里长灯、壁灯、桅子灯以及助款人名单一同于大门外焚烧,然后把烧后的灰烬送往大河里。大家手执清香和耆公花顺利回家,且各人在自家门前燃放鞭炮。当年庙会也就圆满结束。

        综上所述,庙会及祭祀活动由来已久。于明代万历年间便已实施。庙内的万灵签判和筶判以及十四、十五夜的祭文都出自炳公之手,它充满哲理,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显示出庙会文化的深厚与久远。

 

注释:

 

耆公:指里田村七十岁以上男性老人,不分姓氏,称大德望或大硕德。

 

绅衿:旧时是小学毕业以上学历者;“文革”前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者,“文革”后至今指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者,都为男性;上年毕业者称为新生,统称大英俊。

 

明辅:前面已述。修改一项旧规是异姓可选个别人为当班明辅。有残疾者和未婚者不选(有定婚者可以)。

 

乡、里长:本乡、村两级党政首领各二人,对本乡、村有过贡献的知名特邀人员也在其中,统称大乡望。

 

庙祝地方:指住庙人员男性代表,负责庙内祭祀时为公王开光簪花,致祝词,出肃等。

 

银匠花帛宰牲:旧时请银匠制作银花,做祭祀用的帛和耆公花(现时改买红花),杀猪宰羊杀鸡者等。

 

金鼓直角:指打大鼓、铜铍、铜锣(统称铜锣金鼓)的执事者和吹长号和大铜者在其中。

 

鼓吹戏子:旧时庙会期间请戏班演戏,请吹鼓手为庙会乐队。

 

铳手:专为庙会放神铳的一帮人员。

 

旗幛执事:指迎彩旗,抬模仿古代兵器的一帮人员。

(清流县方志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