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校镇景区、胜迹、习俗

日期:2018-06-21 15:06 来源:清流县方志办
| | | |
 庙宇:

客家祖山──灵台山

灵台山又名仙人岭,位于长校东北面,海拔1060米。与龙岩长汀客家母亲河、宁化客家祖地永定土楼并称“一河一地一山一楼”。是集朝圣和旅游度假为一体,面积20多平方公里,拥有定光寺、圆通寺、翠峰寺、醉峰寺、福源寺构成的闽西北最大的寺庙群和一幢专为学佛、念佛、修行的国际念佛共修道场,1999年列入中国旅行社客家旅游专线景点。2004年在灵台山建成福建省刻字创作基地。2012年11月21日第25届客属世界恳亲大会在灵台山举行朝觐活动,来自东南亚国家、欧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5000多客家乡亲参加了活动。

现代农业:

灵台山生态观光园

灵台山生态观光园位于长校镇河排村,是集特色种植、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葡萄生产基地,内设葡萄自由采摘区、农家乐、停车场等功能区。

茜坑水果采摘园

茜坑水果采摘园位于长校镇茜坑村,种植李、萘等水果,占地50亩,并于2016年7月下旬成功举办茜坑“为李而来”采摘节,吸引周边地区游客3000余人。

胜迹:

红军遗址

1930年1月9日,由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第一、第三、第四纵队进驻长校;1931年初,红军第十二军团再次进驻长校,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当年军团指挥部设在李耀芳祖祠,红军医院设在李岳亮祖祠。红军在村中留下了许多标语。

烈士纪念碑

1950年8月建。纪念解放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在将军庙战斗中牺牲的8位烈士。2003年重修。碑高13米,宽2.5米,碑顶为红色五角星,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字,两侧镌刻烈士芳名,铭刻楹联“嶅山耸翠,英烈功勋长存;校水长流,革命精神永存”。被列为清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校村古八景

神祠祖迹  “李氏大宗庙”,是村人祀祭先祖伍郎的聚会地。民国间,辟为小学校址。“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现为长校中学。诗云:“唐室洪勋世泽长,校溪流派水源香。除妖正气梁公武,御寇神威郭令强。今著元灵天日显,相承伟绩子孙扬。年来祠祀春秋先,到处咸歌木子芳。”

永乐禅林  昔在南郊,后移村北水口处,傍临太保庙。20世纪80年代,伍郎祖位移居此处,现称“李氏大家庙”。诗云:柘堤萧洒古垂明,不占深山不惹尘。风扫六根烟火息,月笼四大梦魂清。松亭老鹤传经语,昙钵奇花笑俗人。时与高僧元论久,多分了得太虚心。

东嶂飞云  为村之至高处,常年云雾缭绕。诗云:积翠巍巍占日东,可堪青帝敕云封。无心出岫腾天马,有彩呈祥拥地龙。砍桂好凭梯子稳,登山何必带姬从。岩边树杪闲缥缈,却与空蒙迥不同。

西屏挂日  为村西铁石嶂。每当黄昏,一轮西沉红日在山峦久久悬挂,十分壮丽。诗云:迭迭环奇展西屏,当阳掩映有余醺。高朔凫凫风光好,直卸彤云景象新。断削不劳人力巧,采施多自化工成。罘思恍在天衢上,时切瞻依望圣明。

梅陇风清  每当冬之日,垄头山腊梅绽放,暗香浮动,村人陶醉。诗云:清清白白陇头香,太极深涵理最深。风送暗香情思爽,水浮疏蕊画为真。抠衣祛俗凉生袖,听鹊辱踪噪满林。幸与花神亲切久,素心期不愧魁名。

莲塘月白  村中池塘,遍植荷花,四五月间,荷花嫣红,辉映荷池。诗云:活水原流溢浅塘,碧筒擎月月生香。金鳞食影芙渠动,玉兔迎馨菡荫芳。素女凌波微步稳,高人雅爱什篇长。潇潇洒洒闲舒兴,踏破苍苔夜未央。

虹桥牧笛  村北水口处之屋桥。暮归时,牧童骑在牛背,吹着牧笛,悠悠然地走进炊烟、古街。诗云:飞梁压水壮观山,牧笛闲吹尽脱凡。古调悠扬鱼出听,新腔清远鸟生欢。登临不约神仙遇,题咏无心肆马迁。河伯有灵凭拥护,佳音长鹊碧阑杆。

龟石渔矶  校溪河畔,一块巨石形似金龟,状其名。此石数千斤,清光绪年间,洪水数日,此石不知落于何处,众人惊骇。诗云:运石形钟洛水神,化工布置任渔人。频来顿觉机心息,立定须教猛浪平。吕谓遗踪堪媲美,严滩芳躅不专心。风风雨雨闲挥洒,净尽都无半点尘。

瑀公庙

瑀公庙又名萧公庙,位于长校东山村临水古道旁,此庙为东山村民纪念先祖萧瑀所建。庙内祀奉萧瑀神像,初建于唐未宋初,于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重建,历代修缮,现有建筑为清代风格,是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瑀公庙由庙前大坪、门楼、正殿组成,占地面积约150㎡,为木质结构,两旁屋檐飞拱,门前木柱上刻有萧景诗云“莺转歌喉春尽长,高迁乔木占风光,朝来飞入花深处,露滴金衣点点香”。

江坊“八家屋”

“八家屋”位于江坊村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主体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体现了“子孙满堂”的生活理念。房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其后人祖茂公所建,为三进合院式府第建筑,由外坪、内坪、前天井、中天井、后天井、门厅、中厅、后楼厅、正厅边厢、左右护厝、后护厝、后花园、前围屋及池塘组成。整体建筑质量考究、装饰简朴、功能齐全,三厅之间平时用屏扇相隔,逢重大喜事时将左右两侧屏扇打开,一眼可望前后三厅,出入自如。经统计,整座房屋内共计有九厅十八井,房屋一百二十四间,占地面积约十亩,其规模之大,设计之精巧,在周围乡镇实属罕见。各护厝之间紧密相连,可相通,又独立成院。每座护厝都有独立的客厅、水井,房屋内所有用水经天井,顺内沟流入前围屋池塘,再由池塘排出墙外水沟。池塘除蓄积和排放日常生活废水,还兼有防火功能,因此,自房屋建成至今,从未发生过任何火灾。各厅原悬挂有许多牌匾,但主厅和后厅匾额已尽失,现留有前厅匾额一块,上书“香山流韵”,前厅其余二十多块记录有一脉裔孙生日和金榜题名的匾额,“文革”时被当成废物而遭损毁。祖厅大门座北朝南,上书“苍松永茂”,外门楼座东朝西,上书“元恺接武”,字迹皆已模糊,所幸还能辨认得出。门楼前立有一米多高的石柱两根,泛着青绿,柱顶的石狮早已不见踪影。

江坊屋桥

这是一座梁式木建屋桥,位于长校镇江坊村,全长约15米,宽3米左右,高约4米,造型简单。桥头与中间楼阁飞檐翘角,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状,直指云霄,颇显轻灵飘然。桥通体漆成朱红色,虽经长年日曝雨淋,已稍显斑驳褪色,但衬映在田野绿水之间,平添了几分娇羞,让人颇感赏心悦目。站在田野间,遥望屋桥,有"高低野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的意境之感。

沙坪练武石

是清代武秀才李光时练武的石头。光时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23岁中武秀才。他每天早晚在长寿公大厅练习,武石长60厘米,大45厘米,重100公斤。白天则在河背村南风角坪240米的跑马道骑马拉弓射箭。1992年马道辟为果场,练武石犹存。

文化习俗:

十番锣鼓

2009年长校十番锣鼓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收入省文化遗产名录。

搬龙

搬龙是长校独特的文化习俗,表达着村人企求平安清吉、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搬龙日期一般选在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之间,具体时间择其吉日而定。搬龙活动分两日进行,先一日是在东嶂的九峰寨搬。次日,在西面的乌石岗搬。也有特殊情况,如当年是西方大利,则先在西方搬。

尝新

早稻登场收割之初,为欢庆丰收,用新收成的米稻做成米粿品尝,故称“尝新”,长校村铁定为农历六月十九日,其他村落由各村确定。届时,各家各户都邀约亲戚朋友,尤其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和父母姐妹共同尝新。当天,抬李伍郎、邹公神像出游,各家各户都用三牲礼品敬奉先祖,出游阵容、路线、排列,与元宵相同。

尝新,使长校充满喜庆、热闹,成为沟通亲戚朋友感情的一根无形纽带,充分表达客家人企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欢庆中,也不忘先祖的宏恩和创业艰辛,用最隆重的仪式敬请先祖与村民共庆同欢。

民间手工艺:

留坑打锡

长校留坑早在宋初即有打锡工艺,至明清年间,全村90%的人有打锡手艺,因此,留坑拥有九十九担打锡笼之说。打锡是一门颇有学问的工艺,它由炼锡直至制成锡器成品需要经过20余道工序。由锡屎炼成锡块,由锡块变成锡薄,由锡薄造成锡模,由模制成锡器,锡制器皿多种多样,日常实用的有酒壶、茶壶、油壶、暖壶、锡盆、锡杯等,工艺品有烛台、灯台、香炉、孔雀、观音、财神等。

长校打银

打银,是长校村最时兴的行业。宋代,长校银饰手工艺人从江苏苏州引进打银技艺。自此, 世代相传、父子相继。最兴旺的时期,长校村有近半人家操持这门工艺。明代始,长校打银艺人的足迹遍布梅县、潮州、汕头、福州、永安、龙岩、长汀、南昌、顺昌、瑞金、赣州等地,声名大噪。而这些艺人,大多也留居异乡,只有极少部分叶落归根。

长校女服饰

长校女服饰有独特的地方风采,粗粗看似乎象苗族姑娘的装扮。她们头梳龙船髻,额包黑帕,身穿长而宽大的“大襟衫、裤”,腰围绣花“磨腰裙”,手带“竹节镯”,脚着尖咀梅花鞋。人们对长校妇女这般装饰有句顺口溜:头上梳起龙船髻,脚上穿着尖咀鞋,大边小镶“士林蓝”,金环银镯响当当。长校女子行走大山间,劳作在田野,活动于墟市,衣裤猎猎银饰叮当,分外婀娜多姿。

土特产:

粉条

长校粉条是用地瓜粉、木薯粉制成的传统食品。取含水量约为45~50%的湿淀粉,加水、少量明矾搅拌,明矾能增加粉皮韧性和弹性,并且有防腐和疏水作用,使产品不易吸湿受潮。将调成的粉糊分次放入旋盘内,置入烧开锅的水上面,并用手拨动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作用均匀散开,同时受热成型。待粉糊中心无白点时,将旋盘取出,置于清水中,冷却片刻后将成型的粉皮揭下、摊凉,再放入制淀粉时的酸浆浸3~5分钟,脱去表面粘性、增加光泽。将处理后的粉皮放于竹帘上摊晾至半干,切成面条宽度的粉丝,继续晾晒干,即可收藏或包装销售,且不易受潮变质。

霉干菜

霉干菜是客家土菜,长校家家会做,家家常备。秋末冬初,选取杆粗壮的新鲜芥菜,洗净,连杆带叶切碎,晾至水分挥发,叶子变软时,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等渗出一些菜汁时,便装入陶瓮,码放一层,压实,再码放一层,压实,装满后将瓮口封严,瓮沿凹槽灌满水,起隔离作用,避免空气进入瓮内。芥菜在瓮内自然发酵十天半个月后取出,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口感甘酸,可直接炒食或晒干备用,开胃消食。霉干菜蒸扣肉是长校人宴席必上的一道美味。

糯米酒  

又称水酒,酒味清淡如水,甘甜好入口。它即没有白酒的浓醇,亦没有茅台国酒的清香,更没有二锅头的燥热,但客家糯米酒充满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让您在不知不觉中醉了还不知醉。

 

特色小吃

葛粉包

是长校特有的传统食品,在年节,或红白之事,只要有宴席,必有葛粉包。相传,一外地客人前来作客,主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葛粉包,并殷勤地劝客道:“吃吧,吃吧,赶烧(趁热)”客人吃后觉得形佳味美,吃过之后无比留恋,过后对主人说:“那‘赶烧’真是非常好吃”。主人不得其解,细想后才明白指的是葛粉包,故传为笑话,反映了人们对葛粉包的喜爱。

烊豆腐   

是长校百姓过节和宴请客人的一道名菜。用于做烊豆腐的豆腐,石膏不宜放太多,且不宜压太久,否则变成老豆腐影响口感。将豆腐托起,切成1寸大小方块备用。取瘦肉、葱、香菇,加入盐、味精等佐料,剁烂成馅。然后用筷子把每一小块豆腐掏一个洞,将馅塞入其中。在锅底撒上猪油,放入豆腐,加少量水,撒盐、少许胡椒粉和酱油,小火慢煨,直至豆腐入味,由白转淡黄即可。烊豆腐鲜嫩美味,入口绵软即化。(清流县方志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