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红”的故事

日期:2019-11-18 14:50 来源:清流县史志室
| | | |

背景资料: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政权,各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最早县份之一的清流县,广大工农响应号召,踊跃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清流独立团共300多人全部加入了主力红军;1933年,在福建省第三次党代会和福建省苏大会,清流代表认领扩红任务2450名;1934年,80%的适龄群众都参加了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清流十分之七的城市工人加入了模范营。这一时期内,清流前后共有6000多优秀儿女加入红军队伍,达到当时清流总人口的10%。

1931年冬天,红军“扩红”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似的,一下子传遍了清流长校。

这天,红军一〇一团指挥部来了位特殊的小客人,是长校村一位才十三四岁的小少年,听说红军要征兵,他也兴高采烈地来报名。

“你还小,还不能当兵!”红军征兵人员耐心地向他解释。

“谁讲不到年龄就不能闹革命?”这个少年一听着急了,涨红着脸,瞪大了眼,向红军争辩道,“当红军才有出路,穷人才能翻身!”

“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你们刷的标语上写的,我一定要当上红军!”

红军看见这个少年参军决心这么大,破例收了他。这个少年领了军服,摸着帽子上闪闪发亮的五星,开心极了,他正式成了一名红军战士。

越来越多的长校百姓想去当兵,李家兄弟两人就计划一起去报名参军。

“听说红军要扩一百万,那我们明天一起去报名!”两兄弟商量着要去参军,可兄弟都参军,要先做好父亲的工作。

老父亲一听,有些着急,“两个人都去当兵,那怎么行?”老父亲吐了两口烟圈,拿起烟杆用力地敲了敲桌子,很坚决地说道:“当兵打仗可不是开玩笑的!”兄弟俩继续劝道:“爹,你看,红军来了,我们才分到了田,分到了粮,只有当红军闹革命,我们才有出路啊!”“你看,去年我们长校的李宽和就在宁化曹坊参加了红军,现在都当上红军宣传员了。”在兄弟俩的劝说下,老父亲终于被说动了,可还是舍不得,“你们既然都要去当兵,就要照顾好自己,要帮穷人打天下!”

第二天,李家兄弟俩在父亲的陪同下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这时,长校村的街头也显得异常热闹,红军宣传员们正围在一起唱“韭菜开花一杆心,割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这是当地老百姓刚刚编的《韭菜开花》,村里许多媳妇们听着听着也围过来一起唱。

“我当家的要去当红军了。”李家媳妇说着,心里却很是舍不得。

“农民翻身就要革命,我当家的也要去当红军。”江家大姐虽然舍不得,心里却很自豪。

“我们妇女同志没参加红军,一样可以为革命做贡献,我们要多种粮食,多做草鞋,为前线红军作保障。”红军宣传员过来向她们宣传革命道理。

1931年的冬天,长校一带红色旗帜如热火一样飞扬,长校村有数十名青年加入了红十二军,留坑等地的游击队在扩大红军运动中被编入红十二军一〇一团特务连,参加红军闹革命这一进步的举动,犹如星火燎原一般,热烈起来。整个苏区革命时期,清流参加红军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

本故事资料来源:

《清流革命斗争史》——大事记

《红色中华》第二〇二期(1934 年 6 月 14 日)

故事整理:张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