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高:赤胆忠魂护苏区

日期:2025-05-29 09:41 来源:清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

 

  曾德高(1901—1934),清流城关人,出任首个县级红色政权——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1934年5月,他率领清流模范营到宁化叶坊剿匪,不幸遭敌人埋伏而被俘,同年在宁化县横锁乡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清流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县,堪称中央苏区的东方堡垒。在苏区建设进程中,众多先行者涌现,他们为苏区政权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曾德高便是其中的杰出典范。

  1901年,曾德高诞生于清流县城关下坪背的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他孤苦伶仃,先后当过雇工、挑夫苦力,甚至还做过道士。1926年初冬,曾德高得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消息,毅然决然只身奔赴长汀,投身国民革命军。1929年春,中国工农红军首次踏入闽西,抵达与清流毗邻的长汀县。曾德高听闻后兴奋不已,不顾妻子苦苦劝阻,义无反顾前往长汀,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编入闽西独立团、独立师,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1930年春,曾德高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多次受党组织委派,回到清流开展革命活动。他在清流县城郊创办工农夜校,秘密联络并发展党组织。同年8月,清流县第一个中共地下组织——中共清流城市支部正式成立,曾德高担任支部委员。

  1931年3月,曾德高奉命在宁化、清流、归化一带组建闽西独立师。身为师参谋,他率部挺进清流、宁化乡村,积极拓展红色区域,沉重打击刀匪团兵,有力支援了主力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同年7月6日,罗炳辉部从宁化攻入清流,在县城建立临时苏维埃政权,曾德高被任命为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苏区政权建设,先后建立城郊、城北、嵩溪、嵩口等区苏政权,以及妇女、工会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支持红军开展批土豪、分田地运动,里田、长校苏区率先开展分田试点。同时,他动员群众全力支持红军作战,展现出卓越的组织与领导能力,促使清流苏维埃区域不断发展壮大并得以巩固。

  1932年4月,清流组建独立团,兵力达300余人,曾德高担任团长。他率独立团四处出击,打击刀团匪,全力捍卫红色政权。同年8月,清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曾德高出任清流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此后,他多次率部配合红军作战,主动出击各地刀团匪,严厉打击各种反动势力。

  1933年7月,红军交通员叶启旺因叛徒龚二九出卖,被在城北龚坊一带活动的叶廷辉残忍杀害。曾德高听闻后义愤填膺,果断派出谢启保连长率队前往龚坊,将龚二九抓获,随即押解至宁化执行枪决,为牺牲的革命烈士报仇雪恨。这一年,嵩溪一带刀团匪活动极为猖獗,每逢墟天,匪徒们便公然上墟掠夺民财,随后躲进嵩溪五通庙吃喝赌博,逍遥自在。曾德高经过仔细侦察,摸清敌人活动规律后,趁刀团匪在嵩溪五通庙得意忘形之时,突然发起袭击,将近百名刀团匪全部围堵在嵩溪五通庙内,当场击毙7名匪徒,活捉1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以及大刀、长矛等武器上百件。

   同年10月,在攻打嵩口坪溪背刀团匪的战斗中,曾德高不幸负伤,藏匿于乱草丛中,但仍被敌人发现。敌人用大刀对他一阵乱砍,以为他已死亡,便将其丢弃在荒郊野外。然而,天黑之后,曾德高竟奇迹般苏醒过来。他强忍着伤痛,坚持爬到附近一户老百姓家中。老百姓得知他是苏区工作干部,待他如亲人般,热心为他包扎伤口,并趁着黑夜将他送回清流。不久后,伤未痊愈的曾德高又投身到革命工作中。

  清流红色政权初创之际,地方反动势力妄图孤立红军、迫害群众。曾德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嵩口、嵩溪、大横溪等地,针锋相对地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动员群众,发展游击武装,成功挫败地方反动武装势力的阴谋。他还动员妻子及邻居马金德等人投身革命工作。在长期斗争中,他先后培养了伍先球、邹春才、林锦斌等一批本地优秀的苏区干部。

  1934年5月,为配合主力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曾德高奉命率领清流模范营前往宁化叶坊剿灭刀团匪。刚进入叶坊村,他们便遭遇埋伏,200余名刀团匪将其团团包围。曾德高沉着冷静指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被捕。刀团匪将他绑在横锁村的戏台上示众,对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甚至残忍地割下他的耳朵,硬塞到他嘴里,妄图迫使他屈服。然而,曾德高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县委史志室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