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元:革命理想大于天
刘德元(1910-1933),清流城关人。1931年7月,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刘德元任财政部部长。1932年2月,任城郊区苏维埃主席。1932年3月,调到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工作。8月,省委派他前往新设立的泉上县苏维埃政府工作,他在途中不幸遇害。
1930年1月初,古田会议后,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分别率领红四军从古田出发,回师赣南,转战江西。这年秋,清流李坊农民举行武装暴动,随即建立清流域内第一个临时苏维埃政权——李坊乡革命委员会。
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雇农家庭的刘德元,因为一次偶然的原因,他了解到了李坊农民暴动的前前后后,深感穷苦农民只有坚决起来反抗才会有出路,于是毅然参加了革命,参加由中共地下工作者领导的革命活动。
1931年春,刘德元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下,秘密在清流城关发展进步青年。这年7月,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初步胜利,闽西和赣南苏区连成一片。7月6日,罗炳辉部攻占清流城,在县城建立临时苏维埃政权——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刘德元在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任财政部部长。其间,刘德元办事认真,大公无私,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群众的信任。他亲自带领游击队和县苏维埃工作人员打击了自己几个当土豪的亲戚,按政策没收他们的财产。上杭旧县乡人,时任少共清流县委组织部、少共清流县委书记等职的李盛喜,后来他在回忆文章《从瑞金到清流》中写道:“刘德元还很年轻,夫妻两人都参加革命。”土豪劣绅对刘德元恨之入骨,将他的家洗劫一空,还烧毁了他的房屋,他的妻子也被匪徒残忍杀害。
反动的残酷迫害和严词恐吓都无法击垮刘德元,始终坚定革命信念。1932年2月,清流县城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下辖南岐、桥下、横口、横溪岭、上严坊、下严坊、大横溪、城内、三港尾(三角尾)等乡苏维埃政府,刘德元任城郊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红军独立第七师配合下,刘德元积极组织各乡成立赤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
城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龚坊团匪头目叶廷辉团匪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与嵩溪民团团总林世球遥相呼应,企图推翻红色政权。叶廷辉还煽动区苏维埃主席龚二九叛变,由于组织上没有及时发现,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刘德元采取紧急措施,严密防范,确保城郊区各苏维埃政权今后不发生类似问题。
1932年3月,刘德元调到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工作。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这一新区的统一领导,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48次会议决定增设泉上县,并成立中共泉上县委、泉上县苏维埃政府,王惠民等4人先后任县委书记、曾芹仲等2人先后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下设内务部、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军事部、裁判部、保卫局等工作部门,县苏维埃政府先期设在巫坊区巫坊乡(今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省委派刘德元前去新设立的泉上县苏维埃政府工作,拟任县苏主席一职。可是,就在经清流往泉上的路途中,被清流城北反动民团叶廷辉部杀害于暖水车坑。年仅23岁。(县委史志室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