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畲乡境内红军标语

日期:2018-06-29 10:57 来源:清流县政府办
| | | |
 林畲乡境内共有红军标语2处4条。

其中一处标语遗址位于林畲乡上塘堀自然村,原邱氏祖屋“诒燕第”, 现已修缮命名为“毛泽东同志旧居”。该祖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属闽西客家较常见的“五凤楼”式民居建筑,有两进三厅并附左右厝,正房24间,厝屋三直二十间,建筑面积1386平方米。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4个主力纵队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毛泽东率红2纵队从连城姑田进入清流,经沙芜、蛟坑、余朋、芹溪、雾露坑、桐坑、小池、温家山等地,10日进抵林畲,在诒燕第驻扎1周,创作了《如梦令·元旦》词。嗣后,1931年6月中下旬红4军11师曾士峨、罗瑞卿部,1933年7月底东方军彭德怀、滕代远部和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在这一地区活动时,也曾先后将指挥机关设置于此。该处标语书写于旧居内中左厢房走道壁上,内容分别是:“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 “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结童子兵的民团!”落款为“红军七师一团”。标语均为为毛笔所书。

另一处标语遗址位于林畲乡林畲村的麦元洞大厝下,在乡政府右侧500米处,为邱氏祖屋,堂名“润辉第”,该祖屋始建于清中后期,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风火墙,前有半圆形池塘庭埕,后有围垅,前后二进合院,左右二路横屋,外加外墙环绕,占地面积1912.56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997.52平方米。1931年6月中下旬,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之后,根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8次会议部署,红4军11师在师长曾士峨、政委罗瑞卿的带领下奉命进入清流东北的林畲一带开展工作,先后解放了林畲、蛟石等地区,帮助建立起林畲、孙坊、石下等乡苏政权。为了更好地宣传、发动群众,同时也为了帮助地方培养革命斗争骨干力量,红11师在林畲驻扎期间开办了这所工农夜校,选择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较高的红军干部授课,帮助红军士兵和地方工农干部学习文化,理解革命道理。该处标语位于遗址外壁土墙上,为石灰写成,其内容为“设立工农夜校免费读书,反对军阀压迫革命!”落款为“红军”。它是现存于清流县域内保存完好字幅最大的红军标语,单字高、宽均在1米以上。2009年11月,夜校旧址被确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