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将军生平及其在清流战斗足迹

日期:2013-01-14 00:00 来源:本网
| | | |

  罗炳辉(1897-1946),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他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字宿星,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5岁起从军,参加过护国战争,1920年任唐继尧亲兵。次年唐继尧因兵变下野,流亡香港,罗任副官随行,负责掌管财务。不久,罗炳辉因不满唐的作为,弃唐而去,投入滇军朱培德麾下,参加护法战争。1923年,朱培德部改编为孙中山大元帅府拱卫军,罗被任命为孙中山的警卫连长。北伐战争时,罗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第二营营长,率部参战。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罗炳辉被指控犯有“通共十大罪状”,被朱培德遣散。

  1929年,罗炳辉应金汉鼎等人之邀,任江西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在当年7月,在中共党员赵醒吾、中共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蔡申熙介绍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化名“乐南煌”。十月十五日罗炳辉领导了著名的吉安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年底与彭德杯、黄公略部会师于遂川,次年一月任红六军二旅旅长,旋改任红三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二月,与毛泽东、朱德部会合于东固山区。

  1930年6月,朱毛红军“汀洲整编”为三个军,罗炳辉任红十二军副军长,次月升任军长。

  1931年4月,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参加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历经5个月,先后取得中洞大捷、白沙大捷、中村大捷、广昌大捷、建宁大捷的胜利。

  当年9月11日,总前委对主力红军和红军地方武装进行局部调整。红十二军的三十四、三十五师调出分别编入红三军、红四军。三十六师由罗炳辉等率领到达福建汀州地区,与闽西的新红十二军合并,仍称红十二军。罗炳辉任军长。

  根据闽西苏维埃政府提出的“建立福建全省苏维埃,造成中央苏区巩固的后方”的要求,11月底,罗炳辉率合编后的红十二军向福建连城、宁化、清流一带发展。经月余作战,打通了与闽西北宁、清流、归化、建宁等新区的联系。 

  1932年2月20日根据中革军委指令,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罗炳辉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全省红军地方武装。下辖闽西各县独立团(营),红军独立第七师,及红十二军。

  2月下旬,罗炳辉根据中革军委“巩固闽西,向闽北发展,与江西打成一片”的指示,率红十二军南下,三天内连占武平、上杭、永定、龙岩地区,军威大震。

  10月上旬中革军委恢复红二十二军,罗炳辉任军长。归一方面军领导。此后,罗炳辉率该军参加攻占建宁、黎川、泰宁、邵武的战役,从而开辟了“建、黎、泰”根据地,打通了中央苏区、赣东北苏区、闽北苏区的联系。 

  1933年1月,罗炳辉率红二十二军参加金溪浒湾战斗,占领浒湾。接着率该军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历时4个月,先后参加了黄陂战役、草台冈战役等。 

  10月28日中革军委成立红军第九军团,辖第三师、十四师和独立第一团、第四团。罗炳辉任军团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10月起罗炳辉率部参加长征,红九军团作为全军后卫,在黔、滇、川省单独行军四千华里,巧渡金沙江,激战泸沽,过沪定,克天全,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于1937年年底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到武汉辅佐周恩来、叶剑英做军事统战工作,和董必武共同负责为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招生工作,并以八路军代表身份参加各种民被救亡活动,直至1938年9月。

  1938年9月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回到延安,于11月调至新四军工作,1939年起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转战于淮河以南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0年3月,韩德勤、李品仙部东西夹击皖东。罗炳辉率主力西援,克施集,战大桥,取定远,击溃桂顽进犯;复挥戈东向,痛击围攻半塔七昼夜的韩顽,驱敌至三河之北。再经五月三打来安城,六月抗击日伪“扫荡”,七月镇压地主暴乱,八月北渡三河、平息刀会、开辟淮宝,九月粉碎日寇万余路东大“扫荡”,十月北击韩顽、配合苏北黄桥战役,十一月反顽摩擦。罗炳辉雄姿英发,率部纵横驰骋于江淮之间,为创建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立功至伟。群众称他是“福将”、“罗青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罗炳辉任新四军二师副师长,后任二师师长、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从二师组建到抗战胜利的四年半中,罗炳辉统率部队,与日、伪、顽作战近三千次,毙、伤、俘敌逾三万人,西扼淮南铁路、东濒高宝两湖、北倚淮河、南至长江、直逼汪伪"首都"南京,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华中最稳固的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罗炳辉率部北上山东,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界河战役和临(城)韩(庄)战役。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初抱病指挥枣庄战役。胜利后病倒,21日返临沂就医途中不幸逝世于临沂县兰陵镇(现兰陵美酒厂内)。享年四十九岁,

  罗炳辉逝世后安葬于临沂,当年11月28日,苏皖边区政府发布政令,改安徽省天长县为炳辉县(该县1960年复旧名,现天长市)。1950年,临沂县人民政府为罗炳辉建造陵墓,1987年安徽省为纪念罗炳辉将军在皖抗战八年,在合肥市落成罗炳辉纪念铜像,刻有周恩来题词“人民的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  

  1989年,中央军委追认授予罗炳辉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1994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人为军事家,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  

  1996年云南省为纪念罗炳辉将军的丰功伟绩,在昭通市落成罗炳辉纪念铜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

  罗炳辉以善用奇兵、疑兵和行军神速而闻名中外。他特别注重部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建设。他制定了一整套练兵方法,如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劈刀、土工作业)、比大障树(独木桥、短墙、铁丝网、水沟、跳远)。他臂力惊人,重机枪端起能瞄二十分钟。枪法神奇,枪击飞鸟,弹无虚发。他还编写了《指挥员使用手册》、《碉堡作战》、《民兵战术》等著作。他创造“梅花桩点式纠缠战术”,在金牛山战斗中初试时,打得日寇晕头转向。罗炳辉治军较严,他要求指战员心中装着根据地的山川大势、民情敌情。突然袭击式的从实战中考核干部,是他常用的方法。他爱兵、爱民的许多动人传说,至今仍在苏皖两省流传。

  罗炳辉将军多次率部队进入清流,在清流战斗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是清流苏区的奠基者。

  1930年6月至1931年1月间,罗炳辉曾多次率领红12军进入清流里田、田口、长校一带活动,并先后帮助建立起荷坑、下谢、长校、江坊、黄石坑等乡苏维埃政权和里田区苏维埃政权。1931年2月,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时任红十二军军长的罗炳辉曾与政委谭震林一同率部进入宁化西南部,并分兵直入清流、归化,进一步扩大了红色区域。同年6月,根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部署,红十二军分散在宁化、清流开展工作,7月6日,罗炳辉、谭震林率部解放清流县城及城乡大片区域,帮助清流建立起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后,新、老十二军在汀州整编,罗炳辉任整编后的红十二军军长,随即率部向连城、宁化、清流发展,并先后解放了连城县城及汀、连、宁、清交界地区,从而使宁化、清流、归化、建宁等红色区域与闽西苏区连成一片,促进了这一地区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

  1932年4月,红十二军101团一连配合独立第五团部,于18日进攻时常扰乱苏区的廖屋坪团匪,团匪望风披靡,四散逃窜,红军活捉团匪局长邹森成以及土豪反动派25人,极大地打击了团匪气焰,从而使这一地区的革命形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1934年7月,已任红九军团军团长的罗炳辉奉中革军委之命,率部护送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东进,于19日进入清流,并在清流县境东南的沙芜、秋口一带强渡九龙溪进入罗口,向永安一线挺进。

  在清流战斗期间,罗炳辉将军曾多次入驻里田罗氏家庙,并在此领导开展对敌斗争和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及分田分地工作。里田村罗氏家庙位于里田乡政府所在地,距乡政府约300米处,始建于晚清时期,为单进砖木结构建筑,由上下两厅组成,面阔3间,进深6柱,面积399.64平方米,罗炳辉当年居住在上厅左侧厢房,该建筑保存完好,现重修为“罗炳辉旧居”,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评定为“八闽名祠”之一和福建省涉台文保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