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星永向党
98岁的老红军、老党员刘家祁对那段红色峥嵘岁月记忆犹新。○记者谢东琳 文/图
●采访时间:2011年5月10日 ●采访地点:瑞金市竹头下巷49号
2011年5月10日,记者前往瑞金市竹头下巷49号一座平凡的小院,寻访98岁的老红军、游击队员、老党员刘家祁。
“我是红九军团的,罗炳辉是军团长。参加红军前我不识字,是红军教会了我读书、写字,还让我到中央党校学习,是党和红军培养了我!长征途中,我在湘江战役中负伤……1937年春回瑞金,同年任黄柏地下区委书记等职;解放后任瑞金县人事监察局局长等职。”摸着留有疤痕的右腿,忆着激情如歌的峥嵘岁月,这位老人娓娓倾诉着那道不尽的红色历程。
武装暴动促成长
1913年9月,刘家祁出生在瑞金县黄柏乡上塅村一贫困佃农家庭。7岁时,刘家祁的父亲去世,他便给地主放牛,吃番薯、芋头长大的。
黄柏与大柏地两乡之间,隔着一座龙角山。农历1928年大年三十,从井冈山下来的朱毛红军从黄柏经过,在松林里休息后准备向大柏地进发。村里的老百姓听到枪声后,都躲到山里去了。下午,刘家祁偷偷回村里找吃的,在圩场看到就地休息的红军战士衣衫单薄,个个冻得嘴唇发紫。溜回家后,他发现锅里的番薯饭不见了,但灶台上留有一张字条。带回山上,识字的村民看后说,这是红军留下的欠条。
之后的两天里,国民党军队和红军在龙角山后的峡谷激烈交战,杀声震天。最后,白军溃败,红军告捷。刘家祁非常振奋,对英勇的红军充满敬仰。回村后,刘家祁瞒着母亲,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游击队,还加入了青年团。母亲劝他说:“家中四个孩子只剩下你一人,我怎么也不愿你离开我。”然而,刘家祁铁了心要投入到革命队伍中,他已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支穷人自己的队伍。
1930年4月的一天, 刘家祁在谢存瑞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50余名深受压迫的黄柏农民进行武装暴动。暴动队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立新带来的50余名队员一起整装待发,个个手持长枪、梭镖、鸟铳、大刀。出发时,九堡周昌仁领导的农民暴动队也赶来援助。刘家祁和暴动队员从上塅开始,见地主打地主,见土豪打土豪,烧账簿契纸,分谷物财产,使得各路地主、土豪闻风丧胆。暴动队对他们的打击,让全乡百姓欢呼雀跃,百姓们纷纷加入暴动队伍。
1931年5月,刘家祁被推选为瑞金县黄柏区少共区委书记。因为工作关系,18岁的刘家祁在各种会议上聆听过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讲话和指示。在红色革命思想的感召下,刘家祁暗暗起誓:永远跟党走。
乔装智取惩劣绅
1932年10月,瑞金游击支队和清流县苏维埃政府部分工作人员来到清流的田源、田口开展工作,驻扎在田源村公爹山下的黄奎文家,主要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筹集经费等。
11月的一天,正逢田口圩日,集市上买卖、赌博、吃大烟的人很多,热闹非凡。一对新婚夫妻模样的老表也在赶圩,女的提着篮子,男的肩挑担子。他们是由游击队员刘家祁和刘风程装扮的。其身后还有两名青年男子,分别是游击队员朱成章、范步辉。4人与地方武装的联络人顺利在九龙庙接上了头,根据当地人乘渡船出入田口圩的情况,刘家祁等决定在渡船上巧抓土豪劣绅。
渡船到岸后,圩镇上枪声四起,赶圩的人群顿时一片混乱,纷纷逃往渡口。刘家祁等人抢先登上了渡船,各自分布在船两头。载满乘客的船在一片催促声中,急忙向对岸撑去。到达河中央时,刘家祁等人都拔出手枪,向天空连放了几枪,命令船上的人不许动,不许跳水。然后又命令船夫把船撑回渡口。刘家祁等告诉大家,他们是游击队,和红军一样,是打国民党反动派、土豪劣绅,保护工农利益,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他们只向土豪劣绅要钱,资助红军革命。听后,老乡们都放心了。
到了渡口,游击队员们将土豪劣绅留下进行搜查,让其他群众回家。他们从6名土豪劣绅身上搜到金条、金戒指1斤多,还有不少银圆、银毫。之后,队员们还吩咐这些土豪劣绅写信给家里,带500块银圆来领人。这次行动共收到赎金3000余元。
清流突击勇得胜
1933年3月,宁清归苏区(宁化、清流、归化)逐渐失守。投靠国民党的福建地方军阀卢兴邦部进驻清流,在四个城门均架设了几挺重机枪把守。
瑞金游击支队和地方武装组织了一支20余人的小分队,化装进城侦察敌情。刘家祁等队员化装后顺利潜入县城的北门坪背。次日,小分队和1000余名游击队员一起对清流城北门发动攻击。由于敌人枪弹精良,火力猛烈,在进行了三四次冲锋都未能攻入后,游击队于黄昏撤出阵地。
不久,红军主力抵达福建。瑞金游击支队和清流地方武装配合红四师攻打清流,卢兴邦部和靖卫团、大刀会、童子兵们仓皇弃城逃窜,清流县城重新恢复红色政权。之后,刘家祁被调回瑞金县担任少共巡视员。
艰苦学习获提升
1934年3月,刘家祁被派往位于瑞金县下肖区(今沙洲坝大埠村)的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学习,为期4个月。
虽说这是中央党校,但生活也很艰苦。教室是借用的民房和祠堂,长板凳和桌子也是从老百姓家里借来的,所用教材除了少数是铅印外,大部分是油印,很多字看不清楚,但学员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那时敌人进行经济封锁,除了缺粮食,就是吃盐极其困难。但学员们始终相互关照,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些学员饭量大,刘家祁和饭量小的学员就会从自己的饭碗里拨出一些给他们。这种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的精神,使每个人感到革命集体的温暖,把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学校教学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学为主与重点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课程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地理、自然科学常识等。许多课程都请中央领导同志讲授。学习之余,学校还会开展文化娱乐、学术演讲、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等各种活动,校园里随时都能听到欢快的歌声,学员生活过得既紧张又活泼。另外,大家都要自己动手开荒种菜,每班5亩左右,基本做到蔬菜自给有余。周六,学员们还要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家属做事等。
通过学习,刘家祁更加坚定了忠诚于党、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为彻底粉碎反革命“围剿”作出贡献的信念。在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结业式上,他和学员们纷纷请战,要求上前线。经上级同意, 20余名学员被补充进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其中刘家祁等五人分在第三师。
铁流万里去西征
1934年9月23日,敌人向松毛岭发起猛攻,飞机大炮轮番轰击,红军据险与敌激战。战事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红军终因势单力薄,向后撤退,松毛岭遂告失守。28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九军团撤至长汀南山钟屋村休整,补充新战士1600多人。
为避开敌机,红军便夜间行军,白天宿营。至10月3日,红九军团在长汀城休整了4天。中革军委发给红九军团大批军用物资,每个红军指战员领到一套斜纹布薄棉衣和夹被、鞋子等物,军容焕然一新。6日傍晚,红九军团从长汀城西移,于7日晚8时到达红都瑞金。8日夜,红九军团又奔赴会昌境内,9日晨在会昌城东郊朱子坝一带隐蔽休息,入夜又西进。11日,折向会昌西北面的珠兰埠,在此休整5天,进行战略转移前的政治动员、表彰战斗英雄、聚餐和观看火线剧社的话剧表演。会昌县珠兰和洛口等区的群众给红军送去了猪肉、鸡蛋、蔬菜、草鞋等慰劳物资,妇女们还组织洗衣队为红军洗衣物。17日下午4时,红九军团将士踏上架在濂江上的浮桥。夜幕中,刘家祁跟随红九军团离开中央苏区,踏上了西征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