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教育初心 躬耕不辍——魏清香
魏清香,高级教师,清流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实事助学基金杰出教师”、县“十佳人民教师”、“十佳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诚信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涵养慧心 打磨匠心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她深知,“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土壤,曾经多少个夜阑人静,多少个晨光熹微,她静静地埋头于灯下,执着于案前,潜心阅读,摸索教学方法,积淀教学底蕴。
时光荏苒,她在读书中进取,在书香中成长,教育名著厚植了她的教育情怀,也让她在课堂中找到教学的自信与从容。她的课堂很“圈粉”:“这个老师上课可有意思了。”“我最喜欢上魏老师的课了。”“又能来上魏老师的课了。”一堂习作示范课前,孩子们叽叽喳喳谈论着的就是她的课。期待的语气,急切的心情,从孩子的话语间流露出来。她每每走进课堂,看着一双双清澈求知的眼睛,对着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她心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在莫名的涌动,柔软而又温馨。没有豪言壮语,生命中却通体洋溢着无法掩盖的热情。她的课堂总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县作文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时光如流水,从指缝间悄悄滑过。一张张日历,也在春夏秋冬中飘散。转眼31年过去了,31年来她不管身在何地何校,她始终以火一般的热情,勤勤恳恳地耕耘在三尺讲台,倾注着自己的情,播撒着自己的爱。她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灵,在她眼里,学校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她用自己父母般的爱,真诚的心浸润着每个孩子。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学生就是“一道风景”。在工作中,她用全部身心“观景”“赏景”“爱景”,用不同的方法培育,使之枝繁叶茂,各放光彩。正因为如此,工作三十一年来,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德育工作。对成绩居后的学生,始终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她总是苦口婆心,耐心教导;对性格孤僻的学生,她从没另眼相看……她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和爱心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学生,播撒着爱心,倾注着真情。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2010年2月被中共清流县委、县教育局授予“清流县学科带头人”的称号;2017年4月被清流县教育局、清流县文明委评为“清流县诚信教师”;2017年9月被中共清流县委、县政府评为清流县“杰出人民教师”;2018年8月福建省教育厅、实事助学基金会授予 “福建省实事助学基金杰出教师奖”。2020年9月被中共清流县委、县政府授予“清流县十佳教学能手”称号。
夯实教研 绽放芬芳
夯实教研,践行“个体优秀,群体优化”的理念,她,无论是担任年段长、教研组长,还是担任教研室主任,“如何让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她经常思考和特别关注的。她一方面,紧抓教研之手,以研促教,握时代之准绳,随课改之步武,立潮头而展旗,登峰顶而骋怀:2021年,她在学校的教科研上重新思考,创新开展了“卷入式教研”活动,在“双减”背景下,带领整个教研团队行稳致远,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作业这个减负增效的“牛鼻子”,全面深化作业改革,创新作业形式,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小杠杆”,推出了“小作业·大思考——项目式学习作业”,解锁了“双减”背景下学生作业的新样态。另一方面作为新课改的“先行者”,她借载体、搭平台、找依托,立课题,设活动,育新秀,助力教师成长,教育科研见硕果:2013年9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获三明市普教室“语文课标研训之小学阅读教学”市级二等奖;2020年8月获三明市教育局评选“三明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7月获福建省教育厅评选“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发了学校“六源文化”校本教材;同时参与省、市、县级课题研究5项,都顺利结题,其中“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被评为省“优秀课题”;撰写论文30多篇,2008年8月曾获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年10月获福建省基础教育学会“创新杯”学术论文一等奖;多篇论文曾分别在CN级刊物《福建教育》(小学版)《小学语文教学》《江西教育》《新教师》等十多家杂志上公开发表。
唯有不负本心,方能不负芳华。梦如逆旅,一苇以航。岁月葱茏,一晃已从教三十多年,回眸过去,寻一份初心,给生命一个梦的牵引。耕一亩方田,给自己一个奔跑的姿势。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坚守。三尺讲台,见证了她,“教育初心,躬耕不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