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日期:2017-07-01 16:36 来源:清流县交通局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规划要求抓好实施。

    

    

                                清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626 

 

  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清流县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作为,迎来了交通“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全县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交通供给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东临永安连接沿海福厦泉台、西北毗邻宁化进江西等内陆省份、南联连城进闽南和珠江三角洲、东北接明溪上长江三角洲,为交通运输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推进清流县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加强明台交流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期是清流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必须”总要求和全面实施“三规划两方案”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战略蕴含的新机遇,加快建设魅力、创新、生态、活力、文化、宜居清流的关键时期,也是清流县以新状态引领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综合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有序发展,推动清流“四个交通”和“两个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清流县交通运输局开展《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清流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蓝图,是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制定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行业规划和安排重点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清流县地处海峡西岸中部、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位于三明、龙岩交界处,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思路,清流处于“两翼”中的西北翼。“十二五”以来,我县交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推进交通行业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必须立足县情,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着眼发展,努力开创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科学发展成就明显 

  “十二五”期是清流县交通运输事业任务最重、建设速度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清流县交通运输紧紧围绕“贯穿一条主线,实施四大工程”的工作任务目标,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交通建设投资持续平稳高位运行,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近7亿元,向上争取资金近3亿元,“镇镇有干线”建设项目“四改二”全部完成。“三改二”项目,已顺利挤入2015年交通厅下达的投资计划。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四个交通、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多数指标完成既定规划目标,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一、交通投资创新高 

  “十二五”期清流县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目标能够实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43倍,年均投资额约1.4亿元。我县交通运输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向现代化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综合运输网络更完善 

  五年来,交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通道基本形成,进一步密切了与沿海、区域发展中心和内陆城市群的路网对接,初步实现与区域中心城市快速通达。公路方面,2015年末,清流县公路总里程1431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4公里,普通国省道77公里,县、乡农村公路1300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0.37%5.3%90.8%枢纽场站方面,清流公路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基本确定县综合客运建设计划,站场的综合性、基础性已具备一定的框架。

  三、公共运输服务更为惠民 

  十二五”期全社会客运量平稳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客运量711.37万人次。“十二五”期,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公交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公交线路不断优化、延伸,基本满足城市居民便捷、舒适的交通出行需要,公交线网已覆盖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逐步向城区周边延伸,“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更新公交车18辆,目前,公交车总共达24辆,出租汽车达33辆,开通公交线路8条,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逐年提升,城区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率15标台。公交和农村客运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深入实施,城乡客运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及候车亭107个,实现全县100%建制村通客车。  

  四、货运物流行业发展迅猛 

  “十二五”期全社会货运量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货运量1776.57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2%。截至2015年,清流货运企业达236余家。全国各知名快递企业均在清流设立服务点,快递服务网络覆盖了区域内所有乡镇,客货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的合作不断发展发展,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五、交通科技发展成绩显著 

  加快以科技信息为支撑的智能公路建设,重点营运车辆GPS安装全面完成,全县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旅游客车、农村客运、出租汽车和危险品货运车等营运车辆GPS车载终端安装率已达100%;县级GPS工作站与市级管理分中心互联互通,并与安监、交警等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客运联网售票和公交一卡通系统建设逐步推进。  

  六、绿色交通发展持续深化 

  清流交通行业积极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示范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大力实施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将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七、交通监管工作扎实推进 

  以“三年综合整治”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使公路水路安全运行成为常态。大力实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旅游公路、重要县道绿色长廊的安保工程、灾害防治、路面改善等工程建设,公路养护管理、路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公路安全运营基础条件大幅提升至,2015年底,群养公路好路率达90%、综合好路率达76%以上。整合监督处罚职能,组建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显见性违法违规现象逐年减少。 

  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大力推进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常态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问题仍然突出。一是综合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公路网密度及技术等级有待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滞后,综合交通衔接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交通建设项目资金保障压力持续加大,项目融资困难,资金瓶颈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城乡物流配送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四是转型升级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由重建设向建设和管理并重转变。

  第二节 发展新阶段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县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魅力、创新、生态、活力、文化、宜居清流等重大任务,交通发展形势更为复杂,使命更加艰巨,要求理清新思路、寻求新举措、体现新作为,更加注重衔接融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和质量、切实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第二章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适度超前、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以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为主线,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全方位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着力构建便捷舒适的公众出行服务体系、经济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以稳中求进,适度超前;服务为本,提质增效;统筹兼顾,协调融合;绿色环保,安全发展;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清流县发展规划规划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全面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引导作用,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的民生普惠。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围绕继续保持交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态势,打造清流现代交通运输升级版。至“十三五”末,实现通铁路和镇镇有干线,公交站500米半径覆盖城区、城乡公交覆盖县城周边20公里,形成东进永安连接沿海福厦泉台、西通江西进内陆省份、南联连城进闽南和珠江三角洲、北接明溪上长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网络布局,构筑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大通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科技信息引领能力、绿色环保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物流组织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顺畅,货物集疏运快速高效,行业治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改善,基本形成“能力充分、快速顺畅、服务优质、安全可靠、智慧引领、生态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打好坚实基础,为建设魅力、创新、生态、活力、文化、宜居清流提供有力支撑,适应清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统筹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一、有序推进高速公路网建设 

  高速公路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十三五”期,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主动对接,重点推进建宁经清流至连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形成高效连接沿海中心城市和沿海主要港口、辐射周边及内陆省份、联动周边地市、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二、全面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 

  规划“十三五”期间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条。即G534国道城关经大路口至嵩溪及G534国道蛟井至嵩溪镇黄沙口段,形成衔接顺畅、服务优质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预计“十三五”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投资约4.5亿元。 

  三、大力改造提升县乡农村路网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福建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四好”要求,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人口较多建制村路单改双工程、县、乡公路网络化工程、干线路改建提级工程,自然村路硬化工程、安保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质量,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目标。规划“十三五”期建设改8条县、乡公路共175公里,即X787县道田沙线(白石至白塔道路建设)、X793县道巫河线(下井至彭殊道路建设)、X786县道嵩灵线(田源至李家道路建设)、X788县道余李线(白塔经灵地、李家至连城界)、X793县道巫河线(城关经大横溪至田源)、X786县道嵩灵线(嵩溪元山至嵩口燕形)、X793县道巫河线(田源至河排)、县道余朋至明溪南,计划投资约11.75亿元;改建其他乡村公路100公里,投资约90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公里,投资约150万元;实施危桥改造 15座,投资约1500万元。 

    

  四、重点推进“十三五”前期规划项目 

  抢抓国家开放开发战略机遇,积极主动地做好“十三五”开局项目储备。重点抓好关系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地方政府特别关注的、群众多年期盼的五个方面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推动一批前期规划项目在“十三五”期间落地。

  ----积极对接高速公路:力争将建宁-宁化-清流-连城高速公路列入省十三五规划修编; 

  ----推进铁路连接线:城关-火车站客货连接线、灵地-杨源火车站客货连接线,力争列入省级十三五建设计划,拟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 

  ----规划改建G534国道:城关经大路口至嵩溪,拟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城区过境线黄家排-南岐-横溪岭,拟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嵩溪镇过境线黄沙口-塘背,拟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 

  ----打造清流城区外环公路:串联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嵩口-横口-城关和下戈-青溪-嵩溪(黄柏洋)断头公路拟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 

  ----战备公路项目:田源-横七线项目和龙津-彭殊项目,力争列入十三五战备公路规划; 

  ----策划旅游公路项目:长校-灵地和邓家-赖坊,为做优赖坊乡旅游经济对接浦梅铁路灵地火车站,拉近长校镇与灵地镇的距离。拟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 

    

  五、积极探索生态旅游路建设 

  生态旅游路是现代公路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它将改变普通公路的单一形式,使公路融合绿道营造“脚下是路,周围是景观”的行车环境和自然休闲走廊。为做优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健身休闲环境,结合城区区域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十三五期”规划1条生态旅游路项目:即嵩口-横口-楼下-天鹅洞生态旅游路项目,楼下至天鹅洞公路项目路线全长约16公里,规划等级公路二级,设计时速为4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形式采用行车道水泥混凝土+绿道彩色混凝土或行车道沥青混凝土+绿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横断面形式为3.5米宽绿道+1.5米宽分隔绿化带+8.5米宽行车道。 

  第二节 全面推进公路科学管养 

  按照“建、管、养、运”一体化要求,针对养护工作存在问题,全面规范和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加大公路养护资源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公路科学养护、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三项工作,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洁”的养护管理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

  一、 深化管养体制改革 

  本着“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原则,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事权关系。“十三五”期,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由初步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到全面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全覆盖,确保农村公路基本做到安全、畅通、规范、有序。以部务会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作为主导思想。将我县农村公路养护逐步推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以三明市顺联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为依托,实现规范化、市场化,以配套清扫车、冲击夯、破碎镐、路面切割机、双排座养护工程车等专业机械设备、人员,达到机械化、专业化水准,争取在“十三五”期,实现权责明确、养护单位市场化(既有日常养护企业又具备大中修资质企业),确保养护水准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护人员满足多功能需求。

  二、稳定配套养护资金 

  强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公路养护和保护,充分发挥现有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根据省闽交建【201557号文件配套金额353.13万元足额配套到位,“十三五”期间县级配套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按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道8000/公里、乡道4000/公里、村道2000/公里”标准配套到位。 

  三、提升应急处置、管理水平 

  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抢通后修复”,确保全县通县道公路安全畅通。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南(田源温潭)北(租用温郊桐坑民房)2个应急养护基地,依托农村公路应急养护基地,组建公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障队伍,配套钩机、铲车、运输车、工业盐、沥青等机械物资。“十三五”期间,农村公路财产保险列入县财政预算,为我县灾毁修复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公路应急保障与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是公路应急管理工作重点,以水毁路段及时修复、地质灾害监控与预防为重点,确保县道十二小时内抢通,形成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一体化服务体系。 

  四、积极做好大中修及生命防护 

  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强化公路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县道安全、舒畅,逐步实现田路分家、路宅分家,排水畅通无淤积,县道基本无大面积断板的交通服务出行体系。“十三五”期间,规划完成对县道高速公路连接线、溪燕线(和元至邱寨、桐坑至高宝)、嵩灵线、余李线进行路面置换及重铺,投入大中修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县道隐患点整治,安装波形护栏1400多米,投入40余万元;规划完成对余李线、嵩灵线、池桐线30余公里路段进行路肩、水沟硬化,投入资金450万元。完善县、乡、村公路指路系统,计划投资资金200万元。 

  五、加强绿色公路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经济适用,取苗广泛”的原则,满足创城公路绿化达80%以上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在县道元高线、嵩温线、围灵线进行绿化完善,种植香樟2000棵、红叶石楠3800棵、杜英200棵,移植香樟280棵,投入20万元的基础上,对余李线、新、改、拆建县道进行绿化提升工程,年平均投入绿化资金2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 

  第三节 着力提升综合运输事业 

  “十三五”期,充分发挥运输管理部门在运输市场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加快运输市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在客运、货运、水运、运输保障及行业服务能力,促进运输市场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

  一、构建合理客运体系 

  1.完善道路客运系统。在未来的五年发展期内,在现有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乡通村、村通村客运班线,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通达周边市、县和各乡镇,以乡镇为节点通达各行政村并有效对接干支客运线路,以班线为主、出租为辅的快速道路客运系统。 

  2.大力发展民生工程。规划新增清流城关至长校城乡公交线路,延伸城关至嵩口、城关至嵩溪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城市公交站点及线路,使公交工程尽可能的惠及广大市民。

  3.规范发展网约车市场。根据即将出台的网约车管理规定,认真做好网约车的许可及服务,进一步推进传统出租汽车的改进提升服务,实现转型升级。 

  4.加强客运服务行业管理。完善出租汽车行业体系,积极推进出租车管理的改革;加强出租车、公交、客运班线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大力开展文明客运班线创建活动。

  二、培育健康货运市场 

  “十三五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政策引导,突出市场调节,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根据货运市场需求,发展新的货运服务机构,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重货运站(场)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货运服务网点,建立货物配载服务机制,建设货物配载管理中心,引导运输企业向物流业发展。

  2.鼓励以清流佳云物流公司为龙头的普通货物运输市场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力争“十三五”末在现有货运车辆580辆的基础上增加至运输车辆800辆,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 

  3.加快发展我县危化品运输市场。我县拥有上规模的危化品生产企业4家,年平均危化品运输量达50万吨,运输费用达1.5亿元,危化品运输税收超过1500万元。 

  4.在城乡短途运输重点发展小吨位货车,大力建设农村绿色通道,真正实现“货畅其流”的良好发展目标。

  三、完善水运市场提升 

  在港航基础设施、水上交通安全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十三五”期,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抢抓机遇,推动水运行业进入崭新阶段。

  1.完善九龙溪(县城的龙津河至沙芜库区水域)航道及相关通航设施的整治和修缮工作。修缮城关至嵩口航线上的横口和嵩口坪电站坝上的码头,建设修复嵩口坪电站船舶过坝的设施设备,建设沙芜九龙湖景区铁石和洞口等旅游码头,建设九龙湖景区水域航标及相关辅助通航的设施。

  2.加强投资及项目管理,确保投资及项目工作顺利推进,做好县顺风水路客运公司与天芳悦谭景区合作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工作,全力协助县政府做好龙津峡和九龙湖旅游项目的开发工作。

  3.强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对通航水域的监管力度,履行好地方海事的监管职能,重点做水路客运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协助县水利主管部门做好采砂船舶的水上航行安全监督工作,配合交通执法部门打击“三无”船舶,维护我县辖区航道的通航秩序和通航安全。

  四、运输支持保障 

  ----维修行业。坚持“扶优扶强”的发展思路,根据现有我县汽车维修技术特点,由各地区的维修厂家综合进行规划整合,形成全县分布结构较为合理,技术全面的3个综合维修厂商(城区1家、嵩口1家、嵩溪1家),负责各相关片区的维修汽车维修及日常施救,在企业间形成技术互补,全面提升企业维修能力,促进维修技术规范化发展。 

  ----驾驶培训。推进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等新型培训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并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的经营行为和教学秩序,对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

  ----应急保障。建立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和训练有素、反应快速、装备齐全、保障有力的运输企业应急队伍,有汽车救援服务中心并与周边县市联网运行。

  第四节 强化完善法治部门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福建篇章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提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重点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则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健全交通运输依法决策机制。

  一、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则体系。 

  将政策、法规、标准、规划作为交通管理行业的重要依据,在政府主导的领域,要强化规划管控,提升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约束力,推动依法行政。

  二、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 

  ----维修市场。加强对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监督管理,以日常排查为工作基础,建立健全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人。重点检查、整治承修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农村面包车、校车、危险货物运输车五类车辆的维修企业。落实《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查处非法经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拼装改装和承修报废车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和查处县城区无证和超范围经营汽车维修点,规范汽车维修市场。

  ----超限治理。一是落实联勤联动五大协作机制,与县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加强联合,集中对矿山、水泥厂、物流园区、危险品产区等货物集散地进行排查,确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卸工作的监督,从源头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二是加强道路联合执法,会同公安部门健全完善道路联合执法协作机制,采取定点治超和流动治超的形式,灵活性的开展联合执法,完善沙芜公路站治超分卸载点设施设备,扼制省道307线公路、县道沙芜至赖坊公路运输超限行为。 

  ----水上交通。内河水上交通行政执法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十三五”期间,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充分发挥水上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工作沟通、协调,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大力整顿航行秩序,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信息,相互配合,共同研究,采取措施,协同推进。对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要采取联合执法,共同整治。

  ----交通维稳。加强对交通执法系统反恐怖防范工作,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开展道路和水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区域的督导检查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稳控措施,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工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创造和谐稳定的运输环境。

  三、健全交通运输依法决策机制。 

  建立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积极推行交通运输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纳入到行政决策程序当中;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及时公开行政处罚,促进行政权力的阳光运作。落实执法责任、实行过错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过罚相当、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开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确保办案质量。

  第五节 有效保障平安交通工程 

  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央领导关心、社会媒体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十三五”期,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首要前提,将平安交通发展理念根植于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保设施完备、安全监管到位、应急反应迅速的现代化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实现重大风险源可识、可防、可控,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保障。  

  一、完善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及各领域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注重从源头上化解影响稳定的因素和矛盾,建成以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防控为核心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重大风险源可识、可防、可控;制定完善公路、水运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稳定、长效的协作机制。

  二、提高交通运输生产安全水平 

  基本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加强安保设施建设,强化设施灾害防治能力,加大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力度,大力提升普通公路安全性能。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全力保障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各领域安全防范水平;完善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长途客运车辆、重型货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强化渡口渡船、危险货物运输监管,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推进应急保障能力体系建设 

  继续完善路网运行管理、道路水路运输应急指挥调度、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保安管理等专项安全应急平台,推进各级机构建设和平台系统的对接运行;加强与公安、消防、武警等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协作联动,深化与各部门在交通安全监管方面的合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应急反应和救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五章 保障措施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保障措施 一、加强战略研究,完善政策引导 

  加强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尽快出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众出行服务体系和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强化绿色交通发展等影响面广、紧迫性强的行业指导意见。继续执行“十二五”期间行之有效的支持引导政策,并根据发展要求不断给予完善。根据“十三五”工作重点和推进要求,在2016年内基本完成现代交通发展、公交优先、低碳交通等重点领域引导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争取政策支持 

  努力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对清流县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对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土地指标等扶持政策;强化乡镇政府依托公共财政保障发展的意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对交通建设的投入;稳步推进交通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开展多方金融合作,通过信用贷款、信托、发债等多种方式,寻找政策突破口、简化信贷流程与手续,争取多方信贷支持。

  三、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规划执行力 

  明确《清流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清流县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作用,重视《规划》与行业内各领域“十三五”专项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效对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强化《规划》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指导,切实加强《规划》实施效果的跟踪与评估,及时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及时反馈、适时调整规划和相关政策,增强规划的执行力。

  四、注重规划衔接,保障建设用地用林 

  注重《规划》与县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互平衡、相互衔接。加强与城市规划、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公路、客运枢纽、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林纳入城镇发展、土地利用等各项规划;明确综合客运枢纽、农村客运站点、物流园区的公益属性,结合相应的土地优惠政策,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保障公交停车场、公交枢纽站场规划建设用地。 

  五、注重人才培养,弘扬行业核心价值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加强与发达城市人才交流以促进本市人才综合素质,以高层次、高素质管理人才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引入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创新性团队。强化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每名执法员每两年半个月的封闭式军事理论业务培训;努力实现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

  培育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程度和职工文明素质。发挥行业内外新闻媒体作用,深化交通运输行业重大主题宣传,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发布工作机制。

  第二节 发展建议 

  一、关于建立健全公交首末站建设“四同步”长效机制的建议。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要逐步重视和解决公交场站匮乏问题,建议将公交场站用地列入城市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特别是公交首末站建设,要结合道路建设、片区改造、楼盘开发实行“四同步”机制,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的建议。 

  清流县地属山区,列养的农村公路、桥梁养护标准和要求逐年提高,受编制所限,基层路桥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少,目前,县级尤其是乡、村养护管理人员多为借用或兼职,难以保障养护制度的落实,建议建立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的建设。

  第六章 远景展望 

  清流未来城市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同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高效的交通予以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是交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的出行需求呈现时代性,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是时代的产物,未来人的出行将更体现对于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的需求;同时,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管理手段将此种需求变为现实,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健康循环。这种良性的循环,是交通发展的根本目标。立足现状与历史,展望清流未来城市与交通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客畅其行、货畅其流”的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良性循环运转。

  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客运网络 

  城市空间及产业的布局,是影响城市客运分布结构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未来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以及三次产业比例的逐步调整,清流交通出行结构将逐步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出行时空分布呈现长、远的特征,出行时段呈现高峰集聚、潮汐特征。为适应这些出行特征,清流应发展多样化的公共客运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完善低碳环保的大站快运和常规公交网络,并依托换乘方便的公交枢纽及优越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先进的城市公共客运网络,同时发展以电召、网约化和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出租车系统,补充完善公共客运网络。有了完善而先进的公共客运网络,辅以政策宣传引导,道路负荷的主要贡献者——个体交通的出行将最大可能地转移到公共客运体系中来。如此,清流未来的交通才能形成健康循环运转,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构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交通要健康循环运转,必须以先进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为依托。未来清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以系统发展的眼光,掌握全局,加强各基础设施之间协调性、联系性的布局优化研究,该预留的提前预留,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使得各种交通基础设施既保持自身特性,又能形成有机统一以发挥整体效应。对于客运方面来讲,有利于形成方便的换乘系统,促使客运系统高效、健康运转;对于货运方面来讲,有助于形成多式联运系统,促进区域物流快速、持续、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