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流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清流县201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在清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清流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肖仓满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清流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以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对福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持续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5·17”“6·9”等洪灾影响,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06亿元,比增8.0%,完成调整目标的100.0%(部分指标调整已经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下同),其中:一产完成21.9亿元,比增4.73%,完成调整目标的100.2%;二产完成63.2亿元,比增10.4%,完成调整目标的101.0%;三产完成44亿元,比增9.6%,完成调整目标的100.01%。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3亿元,比增4.6%,完成调整目标的100.1%。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印发实施《清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118个,总投资101.7亿元。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出台了《清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二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持续推广“五新”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建立水稻产能区62片6.01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2.16万亩,粮食总产7.79万吨。三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花卉苗木、淡水鱼、茶叶、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增苗木种植564亩、花卉种植810亩,设施花卉种植保险参保大棚(含花卉)2291.36亩,受益花农及企业251户;新增渔业工厂化养殖面积
第二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完成预期目标的100.09%。一是落实惠企政策促转型。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制定了《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措施的通知》等惠企政策,兑现中小企业县级奖励资金 241.81万元,县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148.59万元,累计减税降费6850万元、降低电价0.0649元∕千瓦时,上坪煤矿关闭退出,盘活14家“沉睡企业”、闲置项目用地270亩和厂房8.
第三产业持续提升。8个市级三产重点项目,总投资14.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5亿元,预计完成投资4.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7.06%。全年新增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家部分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0.68亿元,增长29.2%。一是旅游开发势头良好。温泉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悠然国农旅综合体项目、赖坊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林畲乡村旅游、金诃藏药锗泉水康养等项目加快推进。林畲村列入全省第一批“金牌旅游村”,李家冷泉小镇获批国家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2.1%,完成调整目标的100.09%。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作用明显,126个县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2.5%,其中:农业农村工作组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1.3%;工业工作组完成投资11.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1.7%;商贸旅游工作组完成投资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7.3%;城市建设工作组完成投资1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4.7%;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组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3%。
对外经济低位运行。全年新批办外资企业7家,预计全年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414万元,同比下降90.0%,完成预期目标13.8%。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不配套等不利因素影响,投资商投资意愿普遍不强,引进项目难度加大;二是一些在谈、签约项目由于受市场需求、资金等因素影响,项目进展较慢。预计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2.46亿元,比增3.0%,完成预期目标的100.0%。今年以来,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50.17亿元;新增落地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21.52亿元。新引进台资企业7家,总数达66家,是全市引进台资企业最多的县。第十七届“6﹒18”落实项目对接78项,总投资22.6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73项,总投资21.25亿元;协议项目5项,总投资1.36亿元。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7.41亿元,同比增长8.0%;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预期目标102.0%。其中,税收收入3.74亿元,增长11.7%,税性比重为90.7%。预计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6.21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45亿元,同比增长10.3%。预计全县不良贷款率1.6%(控制在2.0%以内)。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00元,同比增长8.55%,完成预期目标的100.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0元,同比增长10.0%,完成预期目标的100.9%。二是社会保障巩固提高。新增城镇就业1260人,完成任务的105.0%;城镇登记失业率2.47%,控制在预期目标4.0%以内。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14万人,参保率达98.0%;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88万人,参保率98.38%。三是全面落实 “二孩”政策。全县人口出生率10.61‰,同比下降1.3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45‰;政策符合率88.88%,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四是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李家中心幼儿园已竣工,嵩溪第二中心幼儿园、沙芜中心幼儿园、田源学校学生宿舍楼主体完工,城区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加快推进,龙津学校开工建设。医疗改革不断创新。全面落实C-DRG收付费、医保打包支付制度,基层就诊率、县域内就诊率实现“双上升”;“智慧医院”完成移动支付、公众号、门诊预约、办公OA系统、HIS多院区版系统建设,正实施慢性病管理平台、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县总医院医疗综合大楼正进行一层施工,县精神科病房楼竣工验收近期投入使用。县档案馆及工人文化宫主体完工。五是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我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六是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交易等工作有序开展;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修复项目、城乡垃圾环卫一体化、城乡人居环境功能提升及配套工程、建筑垃圾和渣土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村镇排水工程、城区雨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9.6%,主要河流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比例100.0%,城区及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比例10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市下达目标。
2019年,我县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和社会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仍处于全市中下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差,在教育、饮水安全、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短板欠账较多,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不小的差距,区域竞争压力大。二是受国内、国外市场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9家规模以上企业停产,企业产品低端,附加值不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三是部分“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业主投资谨慎,落地难,推进缓慢。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4.0%,二产增加值增长9.0%(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9.0%),第三产业增长8.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
——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外贸出口增长3.0%。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00人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0‰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
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将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度红利将全面上扬,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为了保持与省市经济发展相衔接,力争更好更快些,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
一产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产增加值预期增长4.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期增长4.5%。主要新增因素:一是新增豆腐皮产量1500吨,产值0.3亿元。二是新增花卉苗木1000亩,产值0.3亿元。三是新增茯苓种植2000亩,产值0.1亿元。四是新增60万羽现代化规模蛋鸡养殖,产值0.5亿元。五是新建鳗鱼养殖
二产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产增加值预期增长9.0%。主要新增因素:一是新增帅丰建材、世纪环球塑胶、鑫硕矿业、和源鞋业、环成(清流)鞋业、焱磊建材等6家规上企业,新增产值1.63亿元。二是东莹化工环保制冷剂生产扩建项目、展化化工扩建4条过硫酸盐生产线、高宝矿业硫酸生产线产能扩建至24万吨等项目投产,新增产值2.86亿元。三是预期市场供需回暖,现有存量企业达产达标、提质增效,新增产值10.1亿元;以上初步测算共计可新增规模工业产值14.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期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三产增加值预期增长8.5%。主要新增因素:一是新增南方金圆环保、久鸿化工运输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产值0.33亿元;新增新天意城市广场1家限上零售企业,新增产值0.12亿元;新增鹏鑫商贸城1家限上批发企业,新增产值0.21亿元;存量企业新增产值3.83亿元。以上初步测算共计可新增第三产业产值4.49亿元。二是随着县内旅游项目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及采摘节、跑步节等文旅活动的开展,我县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到我县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从而带动住宿、餐饮、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文旅康养产业有望突破12亿元。三是房地产投资后续开发有力,凤凰城、北山天城等楼盘加快建设,城区人气将显著提升,从而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四是养老、疗养、健康等服务机构、企业的加快培植,有利于构建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健康保险等服务内容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仍然靠重点项目拉动,2020年初步安排县重点项目建设88个,总投资16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9亿元,重点推进13个省级重点项目、25个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重点建设项目形成的投资量,对保持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支撑项目主要有:县医院综合大楼、第三小学及幼儿园、龙津学校、凤凰城房地产开发、北山新城房地产开发、火车站快速通道、氟新材料产业园、雅鑫电子新型超纯系列清洗材料、高宝氟精细化学品系列扩建、南方水泥技改、东莹环保型氟产品生产扩建、雪轩氟石膏系列产品建设、鑫鸿盛蛋鸡产业化及有机肥加工、联星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等。
城乡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9.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8.5%。主要考虑:一是新增粮食产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农业“五新”技术的持续推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二是县内大批项目开工建设、新建企业投产、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等,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可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三是落实技能培训、精准就业扶贫、创业贷款贴息等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2020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0人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0.0%。主要考虑:一是鼓励支持企业在“端午节”、“美食节”、“国庆节”、“旅游文化节”等各类节假日开展促销,激发消费潜力。二是房地产持续投资,将带动家电、家具、建材等消费市场。三是新天意购物中心、鹏鑫商贸城已投入运营,麦当劳等一批知名品牌入驻,持续培育壮大商业主体,带动商贸流通业发展。四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各类消费。五是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于围绕重点工矿、苗木花卉等领域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限额以上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2019年新增的9家限上商贸企业,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外贸出口预期增长3.0%;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预期增长3.0%。主要考虑:一是2019年实施的 “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利于元臻农业、爱珍豆腐皮、大丰山食品、苏福茶业等企业通过国内外展会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我县外贸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汽枪厂2019年成为全市首家“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调查样本企业”,将有利于汽枪厂进一步扩大出口总额。三是展化化工2019年已获得海关高级认证,享受国际最优惠的通关便利,将有利于助力其拓宽欧盟等国际市场,让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培育国际市场增长点。四是东莹化工小钢瓶制冷剂灌装项目、雅鑫电子新型超纯系列清洗材料等氟新材料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外贸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兴泉、浦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形成新的经济亮点。
财政收入。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主要考虑:一是一批税源性项目的投产,优化税源结构,促进新的税收增长点形成。二是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一批政府投资项目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拉动实现税收。三是房地产市场回暖,价格逐步上升,原有部分房地产楼盘补交税款等,税收有望较大幅度上升。四是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最为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赶超,为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清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