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流县教育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法治教育宣传
一是融入课程教学。在全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系统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教学,确保法治教育常态化、体系化。同时,鼓励其他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内法治教育元素,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观念,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历史事件解读等方式,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二是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各学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法律实践,模拟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熟悉诉讼流程,深刻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法治实践能力。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规范性文件管理。对涉及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审查和发布。本年度共审查规范性文件1份,确保文件内容合法、程序合规,为教育行政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合法性审查机制。成立教育局合法性审查工作小组,吸纳法律专业人员、教育专家及资深教育工作者参与。在重大教育决策、行政合同签订、行政执法等事项前,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保障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3.规范教育行政执法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和执法技能培训,邀请法律专家解读教育法律法规、行政处罚法等,开展执法案例研讨分析,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全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比例约20%,基本满足执法工作需求。二是严格执法程序。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执法行动中,严格遵循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法定程序。全年共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执法检查40余次,查处违规办学机构1家,下达整改通知书1份,有力维护了教育市场秩序和校园安全稳定。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法治宣传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部分偏远农村学校法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法治宣传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主要原因是对农村学校法治教育投入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宣传素材和创新手段,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宣传渠道。
2.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尚需完善
内部执法监督侧重于事后监督,对执法过程的动态监督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反馈机制。这是由于执法监督制度不够细化,未能明确各监督环节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同时与社会公众、媒体等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三、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教育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重要内容,定期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教育、依法行政等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法治培训,并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本年度亲自参与法治宣传活动2次,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深化法治教育宣传创新
加大对农村学校法治教育资源投入,开发适合农村学生的法治教育课件、视频等素材,借助线上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共享。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等校园法治文化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2.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存储,便于回溯审查。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设立举报投诉热线和网络平台,及时处理反馈社会公众对教育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积极与县司法局、法院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和执法培训,借助专业力量提升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水平。同时,注重总结法治建设经验,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打造教育领域法治建设特色品牌,为全县法治政府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清流县教育局
2025年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