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地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灵地镇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灵地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目标,扎实开展我镇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灵地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中,根据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效能目标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同时紧盯“关键少数”,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制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二是落实责任主体。成立灵地镇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按照“属地管理”与“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直各部门及各村(社区)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镇共同参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入法治理念,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网格化法治镇区管理体系。同时,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镇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加大执法、法律服务等法治人才培养使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培训班,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同时,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加强法治进家庭、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圩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
(二)强化法治宣传,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会中学习,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关于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行政法》等,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二是普法多维提升。严格落实八五普法,按照普法责任制要求,对照普法责任清单,健全落实普法责任制工作机制。在“3.8”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辖区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圩场等工作,共同开展宣传活动20次,精心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同时,有效利用灵地镇的文化自信实践馆等平台,拓宽法治宣传的渠道,于15个村(居)内设立法治文化长廊,实现法律法规宣传的全面覆盖与多维度展现,紧密贴合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群众提供一个便捷的法律知识学习空间,持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使他们更加尊崇法律、主动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三是法治宣教惠民。结合平安“三率”宣传、“居民夜谈会”“夜灯访邻”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村(社区)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解读等集中宣讲活动。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常态化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开展集中主题宣传30余场次,组织法律顾问、蒲公英志愿者开展“进村入户”大普法,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持续深化“以案释法”等近距离讲解的普法模式,把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转变为服务于民、引导民众思想、调和矛盾纷争的实践活动。
(三)强化纠纷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推动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要求,投入十余万元对综治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合理设置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视频监控、信息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完善配套工作制度规范上墙,提高综治中心辨识度、实用性、知晓率,全力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实战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二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做到“三早”和“三控制”原则,每月召开一次排查例会,各村对本辖区内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排查梳理,将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用工纠纷等矛盾纠纷都纳入排查范围,通过例会排查矛盾纠纷135起,经过逐条分析、逐条研究、逐条调度,均得到妥善化解处置,全年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预期。三是创新做好“乡贤+治理”工作。引导乡贤广泛参与纠纷调解,运用“田间调解”“板凳调解”等方式调处案件23起,并成功化解杨源村贫困户花卉大棚欠缴租金积案,双方签订调解协议;镇指挥中心以智慧邓家平台为模板,深化“党建引领 五员轮值 乡贤助力”工作模式,凝聚党员、乡贤、村民等主体共识,引导老党员,老干部等自治力量主动融入网格,打造基层普法、信访维稳、多元调解为一体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工作矩阵,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政策理论和法治宣传。
二、存在问题
2024年全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工作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够强,法治宣传形式不够多样化,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有待提升。二是基于农村外出人口较多,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工作仍然停留在面向老人及青少年,涉及面不够广泛。三是依法治理软实力薄弱,目前乡镇具备法律知识背景的人员较少,年轻干部占比较少,缺乏先进的思想理念。
三、下一步打算
2025年,我镇将继续查缺补漏、抓弱补强,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法治进程推进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强化培训措施。通过多元化、广泛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知识水平。尤其要针对一线执法群体实施专项培训,加深其依法行政的认识,并提升其依法行政的实践能力。二是创新普法方式。制作贴近乡村生活的法治短视频、漫画和案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丰富法治宣传形式,使法律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被村民接受,积极打造极具灵地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三是扩大法治宣传覆盖。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建立线上法治宣传渠道,定期发布法律知识、案例解读等内容,让外出人口也能及时获取法治信息。利用节假日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组织返乡人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提升依法维权能力。
灵地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