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城关小学:“三园”劳动赋能 打好人生底色

日期:2022-12-30 19:28 来源:清流县教育局彭德兴
| | | |
   清流县城关小学紧跟新时代教育步伐,构建校园、家园、田园“三园”劳动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贯穿全学段,多学科链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注重教育实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掌握基本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升劳动素养。2021年10月,“三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课程引领,扎实劳动教育

一是田园劳动,乐趣无穷。学校建设果蔬园和劳动实践基地,开设“田园劳动课程”,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劳动实践,让传统意义中的劳动技能培养从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一、二年级学生到学校“果蔬乐园”进行实践体验;三至六年级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分年级、分批次有计划地参与基地实践体验,基地通过班级申请认领并进行种植管理评比。自“三园”劳动实践基地与果蔬园开园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次数达262次,累计课时数达1048节。

二是家园劳动,体验生活。学校依据年段特点,开设各年级“劳动清单”,布置“家园特殊作业”,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通过劳动弘扬优良家风。根据家园劳动清单,每月开展“劳动好习惯养成”打卡活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监督者,形成家校劳动教育合力。 

                                                                                                                                                   

三是校园劳动,人人有责。“校园劳动课程”按年段分设,低年段生活妙招系列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活整理、生活DIY等项目内容,让学生感受制作乐趣的同时,创美生活,感受生活的美;中年段文化传承系列课程:结合客家文化、非遗文化、节气文化,通过与各学科融合,开发巧手绘非遗、做擂茶品擂茶、花灯创意制作等项目内容,扩大学生的劳动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和美好,发扬和传承家乡文化;高年段科技创作系列课程:通过与科学、社团活动对接,开发创意设计、综合设计等项目内容,让学生设计、搭建各种模型制作,在创意创想建构活动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创美生活的乐趣。

校园劳动从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出发,以最基本的校园劳动方法为项目内容,设计校园劳动清单,与班级值日、与红领巾志愿服者等项目并行,设立多种志愿服务岗位,让人人都有岗位,人人都能争做“劳动小明星”。


三项举措,提升劳动实效

一是以赛促劳,提升技能。将各项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校园劳动清单”与“家务劳动清单”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以赛促劳。一年级系鞋带、二年级系红领巾、三年级书包收纳、四年级叠衣服、五年级水果拼盘、六年级缝补纽扣等。利用节假日开展迎六一“水果拼盘”“炒拿手菜”“我的营养早餐”等比赛,端午学包粽子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与比拼中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劳动技能,感受劳动成就。

二是协同育人,共促成长。学校借助“家校社教育共同体”,主动争取社会资源、社会力量,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学生们走进社区、养老院、公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劳动技能,践行劳动精神。

三是多元评价,正向激励。学校建立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从“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创新”四个维度评价学生劳动素养。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进行导向性、激励性、促进性等弹性评价,形成正向激励。同时结合竞赛活动,评选班级劳动达人;每月进行一次劳动能力评比,并评选每月一星“我是劳动之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