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党建“蓄合力”发展添活力

日期:2024-07-03 15:27 来源:清流县政府办
| | | |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近年来,清流县坚持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实施“确定一条主线、发挥六个作用、实现三大效益”的“163”党建工作机制,促进“两企三新”党建提质增效。

  确定一条主线,引领发展同频共振。结合企业主营业务、战略目标及发展程度,研究制订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党建工作主线,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一是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强农业型企业党建工作,立足花卉、苗木、溪鱼、豆腐皮、油茶、蛋鸡等特色产业,着眼于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从贯彻农业政策、引进先进经验、整合生产要素、协调困难问题、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研究党支部服务企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提升农业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二是激活工业发展“源动力”。以推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强工业型企业党建工作,立足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着眼于党员和广大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树立质量为先、人才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党员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管理、转型升级、增产降耗等发展上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提升服务业发展“吸引力”。以拉动消费经济增长为重点,加强服务型企业党建工作,立足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着眼于提供优良的服务产品和提升员工素质,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整合县内县外党建资源,服务企业共赢发展,帮助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向心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取得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和认同。

  发挥六个作用,凝聚发展红色动能。围绕党建工作主线,在政治引领、行动落实、凝聚合力等方面下功夫,强化“两企三新”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发展能力。一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抓严党内组织生活,抓好企业人才培养,2020年以来,共吸收36名企业中高层管理、技术骨干加入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机关单位结对共建17家、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21家。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为”活动,塑造“产业红色先锋”,设立党员先锋岗39个、党员示范车间12个、党员工作室3间,组建党员先锋队22支,2020年以来,共有2人获省、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党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党员获“全国劳模”称号。三是发挥群团组织凝聚力量作用。健全“党建+群建”工作机制,将群团工作与党的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建立群团组织134个,收集职工群众诉求2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是发挥党务工作者组织引导作用。突出“党务+服务”双重能力标准,选派127名党建指导员,对重点企业采取“处级+科级及以下”的双选派模式,与企业主开展谈心谈话2000余次,累计帮助解决企业难题600余个,推动成立党组织6个、中高层管理任党支部书记21名。五是发挥企业职工平等参与作用。注重员工管理培训,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技能比武、人才沙龙等活动79场,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和攻关克难的能力。建立党组织联系员工制度,召开企业发展恳谈会33场,收集员工的意见建议166条,采纳93条。六是发挥企业支持保障作用。按照“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工作思路,引导企业把党建与自身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持续推动“党建入章”工作,全县66家非公企业和75家社会组织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党建入章率达69%。

  实现三大效益,推动发展强基增效。通过“六大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两企三新”取得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实现政治效益。组建13个常态摸排走访工作组,全覆盖摸清摸实台账,持续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全县“两企三新”党组织覆盖率达94.67%、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清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推动“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县域发展中更好地履行责任、体现担当。2020年以来,东莹化工被授予“省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伊科电子、汽枪厂先后获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实现经济效益。以氟新材料产业链党建为试点,出台《“党建赋能,建链强企”行动工作方案》,围绕“‘链’上建堡垒、‘链’上融发展、‘链’上抓服务”的理念,通过“红色领链、改革聚链、龙头带链、英才强链、服务通链”五大行动,推动党建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四链”融合,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产业支撑。三是实现社会效益。鼓励“两企三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340余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布设暖“新”驿站4个、“补水站”8个,定制劳动维权等28项暖“新”套餐,实现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吸纳37名快递员、外卖员兼任移动网格员,报送安全隐患420余条,帮助解决基层治理问题186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