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流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1-02-18 14:39 来源:清流县人民政府
| | | |
 

                                            

               

关于清流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214日清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清流县财政局局长  兰根旺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0年县级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0895万元,县级一般预算财力24987万元,相应安排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4442万元,上解上级专项支出397万元;县级基金收入预算3920万元,县级基金支出3890万元。根据我县全年经济形势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变化,提请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2010年预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2451万元,县级一般预算财力28573万元,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7917万元,上解上级专项支出433万元;县级基金预算收入8215万元,县级基金预算支出8339万元。全年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如下:

全县财政总收入30990万元,比上年增收12478万元,增长67.4%。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300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  104.4%,比上年增收3612万元,增长38.5%。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分项执行结果是:税收收入123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比上年增收3367万元,增长37.6%;非税收入68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22.1%,比上年增收245万元,增长55.3%。县级基金收入82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9%,比上年增收6704万元,增长445.2%。县级基金收入分项执行结果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34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收4895万元,增长337.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6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8.6%,比上年增收6万元,增长10.7%;育林基金收入18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比上年增收1803万元。

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77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比上年增加1325万元,增长5%。年内增加支出项目主要是: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上收全市统筹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7万元,增发其他事业单位人员津贴及增人增资(含增加通讯费补助)增加支出438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列收列支增加专项支出190万元,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支出增加100万元,育林基金减收补助增加支出511万元,公共安全经费保障转移支付增加支出102万元,校安工程建设增加支出208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增加支出8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高补助标准增加支出55万元,乡镇卫生院改造、司法所建设补助等支出增加138万元,救灾等支出55万元。

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3001万元,加上一般预算补助收入预计14476万元(含体制补助、各项转移支付补助及上年年终决算结转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10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8万元,体制财力预计29727万元;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7791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64万元,专项结转下年支出1324万元,县级一般预算支出总计29579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148万元。

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比年初预算超收2106万元,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关于做好增收节支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超收的财力主要安排用于:中小学校校园监控设备、人员经费和校安工程建设等教育支出443万元,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体育支出12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社会保障支出307万元,乡镇卫生院建设等医疗卫生支出48万元,肉羊养殖财政贴息支出等农林水事务支出17万元,增加困难乡镇转移支付补助等支出121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7万元,救灾等支出55万元,其余资金896万元用于弥补年初预算支出缺口。

县级基金支出84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比上年增支7014万元,增长494.6%。主要是根据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加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库力度,并将育林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相应增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和育林基金支出。

2010年县级基金收入8210万元,上年基金结余收入225万元,基金收入合计8435万元;县级基金支出8432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二、分级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现行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全县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即为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分级预算执行情况只体现县、乡级一般预算支出。

(一)县本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2010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25340万元,比上年增加741万元,增长3%。其中,支农、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9909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1995万元,增长25.2%;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7087万元,比上年增加1850万元,增长35.3%;其他各项支出8344万元,比上年增加246万元,增长3%

(二)县核定乡(镇)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乡(镇)级一般预算支出245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339万元,增长18.2%。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提高乡(镇)体制补助基数和提高村级组织、社区居委会运转经费补助补助标准增加54万元;困难乡镇转移支付补助增加35万元;支持乡(镇)油茶基地建设补助100万元;乡(镇)司法所建设补助60万元,乡(镇)招商引资奖励等补助增加90万元。

三、县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安排县本级部门预算外收入8417万元,安排部门预算外支出8330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部门预算外收入8526万元,上年累计结余收入972万元,部门预算外支出8613万元,预算外累计结余885万元。

四、上级专项补助收入和专项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支出情况

2010年上级专项补助收入3549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933万元;当年上级专项补助支出2302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30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109万元。

1、上级财政一般预算专项补助收入和专项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支出情况

2010年上级一般预算专项补助收入2943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537万元;当年上级一般预算专项补助支出19056万元,上年结转支出515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760万元。

2、上级财政基金预算专项补助收入和专项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支出情况

2010年上级基金预算专项补助收入606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396万元;当年上级基金预算专项补助支出3964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15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349万元。

五、预算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情况

2010年,预算外管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0135万元,上年结余622万元,收入合计1075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8939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收储成本支出3554万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06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平台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补助等支出2583万元,上缴上级新增建设用地费742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818万元。

以上数据为统计快报数(均为预计数),在年终上下级结算和决算编制中还会有所变动,决算编成后再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批。

六、预算执行的特点及主要工作

2010年,县财税部门认真贯彻上级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奋发努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年度预算目标,预算执行结果好于年初预期。

(一)经济加速发展,财政收入强劲增长

――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依托近年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今年以来,经济加速发展,财政收入增长势头强劲。1-12月,县级一般预算月收入增幅均在25%以上,年收入增幅达 38.5%,超年初预算目标22.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达1.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

――主体税种带动明显。2010年,我县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收分别增长了21.5%、143.8%、和81.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8%、78.5%和14%.

――重点产业贡献突出。2010年,氟化工等化工行业入库县级税收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占税收收入的5.6%;煤炭等矿产品采掘业入库县级税收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占税收收入的7.9%;供发电企业入库县级税收921万元,比上年增长90.3%,占税收收入的7.5%;固定资产投资入库县级税收4727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占税收收入的38.4%。2010年全县纳税前50名企业(公司)纳税额同比上年增加了3374万元,增长29.8%。

(二)预算执行变动因素较多,影响财政收支

2010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和政策性因素变动影响,预算收支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

――自然灾害影响减收。年内3月低温霜冻和6月特大洪涝灾害,影响烤烟质量和产量,造成烟叶税减收695万元,占县级一般预算收入的5.3%。

――国家政策调整持续影响财政减收。增值税转型、《营业税条例》修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停止征收和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等国家政策的实施,年减少我县县级税收收入1035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630万元。

――加大征缴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工程结算进度,增加营业税收入入库2160万元,占县级一般预算收入的16.6%。

――政策性增支因素影响,财政支出增长较快。2010年,上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上收设区市统筹、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加强校园“安保”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等重大政策,相应增加县级财政支出1313万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36.4%。

(三)加大投入,民生事业有新发展

2010年,上级财政和本级政府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44128万元,比上年增加11633万元,增长33.8%。

――保障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努力筹措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全力支持救灾和灾后重建。年内向上争取资金6168万元,县级财政安排185万元,及时拨付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

――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设施建设资金2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9.6%。

――增加教育投入。2010年投入教育事业资金1197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1.9%。

――加大卫生投入,支持医疗卫生改革。2010年投入医疗卫生资金4867万元,比上年增长48.6%。

――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截止1231日,已拨付政府补贴等资金548万元,适时发放养老金109万元。

――认真筹措为民办实事资金。2010年,投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31128万元,有力推进省、市、县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深入开展。

(四)围绕重点,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做大城区进程。筹集拨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490万元,进一步做大城区和优化人居环境。

――支持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2010年,拨付项目和招商引资经费330万元,拨付淘汰落后产能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825万元,拨付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275万元,拨付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23万元,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支持县乡公路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年内筹措并拨付县级资金3542万元,投入县乡公路网建设;拨付资金58万元,用于县乡公路养护。

(五)加强管理,深化改革

――狠抓征管,依法组织收入。加强财税库协调联系,强化重点税源的监控,依法加快涉税工程项目的结算进度,及时开展税收汇算,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缴库。

――规范政府性基金管理。按照财政部要求,加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并将育林基金纳入预算管理。2010年基金收入比上年增加6704万元,增长445.2%。

――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深化治理“小金库”工作,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年内在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实施资产电脑软件常态化管理。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根据财政改革的新要求,开展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为全面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积累经验。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取得新进展。完善财政供养人口、农民补贴网、定员定额标准等基础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较好保障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总量偏小,自给能力弱,财力不足,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偏低;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多,支出刚性增长,平衡难度大;三是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我县新投产生产性项目税收收入减收影响较大;四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新产品、新工艺项目储备不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大,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脆弱;五是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氛围不浓。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过去的五年是清流财政发展历史上最好最快的五年,是清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清流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里,财税部门围绕“科学、依法、为民”的理财思路,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在保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2006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县坚持实施“做大城区、做强产业、做优环境”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收。

――财政实力增强。县级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446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3001万元,翻了近2番,年均增长23.9%。上级财政不断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由2005年的6402万元预计增加到2010年的14568万元,增加8166万元,年均增长17.9%。体制财力由2005年的12774万元预计增加到2010年的27717万元,增加14943万元,年均增长16.8%。财政供养人口人均财力由2005年的2万元预计增加到2010年的3.7万元,年均增长13.1%

――收入质量提高。“十一五”期间,县级一般预算税性收入比重保持在90%以上,2010年税性收入比重为94.7%,较“十五”期末的2005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

(二)民生支出持续增加

2006-2010年上级财政和本级政府累计投入民生方面的支出12.3亿元,年均增长26.8%,超过财政支出年均增幅7.3个百分点。五年间,适时推进了一些重大民生项目的实施。

——实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五年间累计补助资金4307万元。

——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老有所养。截止201012月底,累计补助资金548万元。

——开展财政对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减轻农民生产负担。从2006年起开展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粮食良种补贴、石油价格直补等工作,五年间累计发放补贴9814万元。

——不断调整城乡低保户、优抚对象及“五老”人员等生活补助标准,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五年间累计补助4043万元。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五年间累计减免学费、课本费2304万元,减免借读费266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982万元。

——实施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改革,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

——持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38738万元,用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区集聚功能和承载能力。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815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整理、标准农田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8240万元,扶持花卉、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投入资金890万元,实施农村自来水、环境整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项目建设。

(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五年间统筹投入教育专项资金累计1.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期间,实施了新建城关中学、改造校园基础设施、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和“校安”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办学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五年间统筹投入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累计3007万元,新建11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建立了村级卫生人员财政补贴机制,完善了公共卫生财政保障办法,更新了一大批医疗设备,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年间统筹投入专项资金累计6895万元,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力转移培训、保障性住房建设、民政优抚和救济等工作长足发展。

——统筹促进科学、文化、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五年间统筹投入资金累计7319万元,年均增长31.4%

(四)财政改革稳步推进

——理财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五年来,财政理财观念由为“机关”理财,转变为科学理财、为保障民生理财,跳出了就“财政”论“财政”的思维,树立经济大发展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财政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实施部门预算、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建立财政监督新机制、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等各项改革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加大对乡(镇)、村基层政权运转的保障力度。五年间,累计增加乡(镇)、村补助1210万元,不断提高基层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过去的五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财政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克服困难,倍加努力促进清流发展,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二五”时期财政收入翻一番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011年预算(草案)及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根据2011年经济形势预测和县“十二五”规划预期,2011年,我县预算安排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财政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科学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要求,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整合财力资源,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11年县级财政预算和分级预算编列如下:

一、县级预算安排

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3005万元,比上年增加2015万元,增长6.5%。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5605万元,比上年增收2604万元,增长20%。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国税部门征收3145万元,比上年增收495万元,增长18.7%;地税部门征收11830万元,比上年增收1827万元,增长18.3%;财政部门征收630万元,比上年增收282万元,增长81%。

2011年县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1785万元,比上年增支3994万元,增长14.4%。支农、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安排12217万元,比上年增加1296万元,增长11.9%;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安排8273万元,比上年增加1140万元,增长16%。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占县级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4.5%。

2011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5605万元,加上一般预算补助收入(含体制补助、各项转移支付及上年年终决算结转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134万元、上年净结余148万元,体制财力29887万元; 县级一般预算支出31785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64万元,滚存净结余148万元,支出总计32397万元;收支相抵,财力缺口2510万元,相应调入资金平衡预算。

2011年县级基金收入安排6000万元,比上年减少2210万元,下降26.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4130万元,比上年减少2215万元,下降34.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70万元,比上年增收8万元,增长12.9%;育林基金收入1800万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下降0.2%。

2011年县级基金支出安排5770万元,比上年减少2662万元,下降31.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900万元,比上年减少2667万元,下降40.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70万元,比上年增加8万元,增长12.9%;育林基金支出1800万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下降0.2%。

2011年,县级基金收入6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万元,基金收入合计6003万元;县级基金支出577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滚存结余233万元,调出平衡一般预算。

二、分级预算安排

1、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

2011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29234万元,比上年增加3893万元,增长15.4%。其中,支农、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11355万元,比上年增加1446万元,增长14.6%;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8134万元,比上年增加1056万元,增长14.9%;文体、城乡社区事务、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支出2041万元,比上年增加883万元,增长76.3%;一般公共服务等其他各项支出7704万元,比上年增加508万元,增长7.1%

2、县核定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安排

2011年乡(镇)级一般预算支出2551万元,比上年增加101万元,增长4.1%。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提高乡()公共服务能力。

三、县本级部门预算安排

2011年安排县级部门预算外收入8715万元,安排部门预算外支出8715万元,累计结余885万元。部门预算外支出中,用于工资、津贴、住房公积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等人员经费的支出1562万元,用于办公费、交通费、业务费等公用经费的支出1104万元,用于各类经营性成本、上解、统筹和其他专项业务的支出6049万元。

四、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的主要工作

2011年,国家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增加强农惠农资金投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着力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关系。影响财政收支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预算执行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一)加大投入,夯实“三农”基础

――着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大好时机,保“存量”,积极争取上级“增量”支持,努力增加本级投入。

――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以扶持花卉、渔业为依托,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

――支持科技兴农。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对农业集约化生产支持力度。落实农机具补贴制度。

――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落实各项涉农补贴。进一步规范津补贴发放程序,及时足额发放涉农直接补贴。

(二)着力支持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城镇化建设。努力筹措城区建设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投入力度,完善城区功能;鼓励引导务工人员进城就业、创业;增加城市管理投入,提高城区管理水平;促进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质量。随着“十二五”时期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特别是调整资源价格和资源税改革政策实施,我县资源型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建立企业产品创新财政奖补机制,引导企业储备符合节能减排方向的新产品、新工艺,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大氟化工、煤及煤化工、水泥建材等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力度,建立财政支持企业技改的导向机制,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安排项目和招商引资经费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支持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安排专项资金330万元,加快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统筹资金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办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大事。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整合财力资源,重点支持学前教育和城区集中办学项目建设,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均衡农村教育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卫生和公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民政临时救济力度。

――推进为民办实事开展。筹措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重点支持开通城区公交车,实施农村客运财政补贴和城区“菜篮子”工程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

――统筹兼顾,支持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根据科技、文化、人才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预算安排。

(四)强化预算约束,保持收支平衡

――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目标实现。加强对经济运行趋势的监测分析,提高预算执行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密切跟踪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强化税收稽查、纳税评估、清理欠税等工作,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货物运输行业营业税的征管;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行为,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强化财政监督,严格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标准,完善项目支出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年初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加强预算执行调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时效性;控制压缩车辆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福建省财政监督条例》,加大对社保基金、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资金等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力度。

(五)统筹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提高理财水平

――认真落实上级财政改革工作。了解、掌握上级财政改革的信息,落实改革措施,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不断完善预算定额标准,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二是适时开展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三是加快预算体系建设。2011年起,逐步推行社保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四是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五是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六是推动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七是坚持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除例行情况报告外,对重大财税政策出台及时汇报,取得人大常委会支持。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做好有关数据的基础管理工作,争取转移支付财力支持;根据2011年国家经济工作政策取向,充分利用中央苏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平台,漏斗对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解决我县财政投入不足的困难。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一要锁定债务,努力做好债务化解工作。二要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缓解偿债压力。要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在综合财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对基础设施项目所需建设资金合理举债,缓解财政投入不足,严禁乡镇政府消费性举债;加强资本运作,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土地、矿产等国有资源(资本)经营管理,充实政府偿债基金,分流财政偿债压力。

――加强财政队伍建设。要着力充实县乡(镇)财政干部队伍,解决好人员严重不足问题;要自觉加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解放思想,提高政策水平;要强化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理财本领;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廉洁意识;要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开拓视野,提高运作水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清流发展服务。

各位代表,完成2011年财政预算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的各项决议,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狠抓落实,为实现财政预算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于清流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的补充说明

清流县财政局

20112月日

第一部分 财政收支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支分项执行情况和基金预算收支分项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一、附表二。

由于年内国家财政政策调整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4种社会保险基金上收市级统筹,以及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标准、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重大政策出台,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20101130日报请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2010年县级财政预算进行了调整。主要情况是:

1受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影响,2010年,我县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三个重点”战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复苏,效益好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契税等主体税收全面增收。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0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3%,同比增收3612万元,增长38.5%。其中:税收收入中,除因高速公路建设结算及上半年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影响,耕地占用税和烟叶税未实现年初预算目标,其余各税收入均好于年初预期。

2、增值税立法因素影响。2011年增值税法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增值税立法后,营业税将并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为争取有利的体制基数,在201012月前营业税要做到应收尽收。2010年,我县财税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筑安装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等涉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的结算进度,增加营业税收入入库2160万元,全年实现营业税48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5.8%,同比增收2836万元,增长143.8%。

3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调整后,实际执行数为13001万元,超调整预算4.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101229日,省级财政通过上下级结算直接划缴县级金库非税收入-国有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出让收入(专项收入)县级分成456万元,占县级一般预算收入调整预算的3.7%。

4、预算调整后,县级一般预算支出为27917万元。由于201012月调整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和年终部门决算等因素变化,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预算调整数有所变动,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数为277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比预算调整数减少12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0.4%。

5、一般预算补助收入变动情况。预算调整后,上级一般预算收入为13872万元。由于部分上级补助收入在年底下达,一般预算补助收入比调整预算增加604万元。由于年终上下级结算还未最后确定,一般预算补助收入还将有所变动,待省级财政确定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6、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安排情况。2010年,省财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下达我县2102万元,安排用于:全县9所学校11个校安工程项目配套600万元,县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建设项目配套1200万元,县城区防洪堤二期建设项目配套302万元。

72010年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44128万元。资金来源情况是: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7998万元,争取上级部门资金11498万元,本级财政投入3688万元,本级政府其他投入10944万元。主要用于:实施“校安”工程2289万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344万元,城乡公共卫生建设1543万元,改善农村卫生综合服务水平389万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406万元,实施“助残”工程74万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49万元,农村体育健身工程108万元,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644万元,实施“造福工程”263万元,省、县道公路路网建设12908万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救灾、灾后重建8399万元,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708万元,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99万元,实施农村安全人饮工程1068万元,实施农村环境整治1272万元,调整和完善政策性农村保险试点工作192万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50万元,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2万元,帮助驻闽部队生产生活建设308万元,“平安清流”建设323万元,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10490万元。

二、2011年预算草案

2011年县级一般预算收支预算草案和基金收支预算草案分项情况详见附表三、附表四。

第二部分  相关政策说明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出台制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办法明确规定:绩效评价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其中,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 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2010年,我县财政部门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契机,会同县教育局共同组成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开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试点。此次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是20072009年度全县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校的财政性资金,评价的内容是基础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务管理状况、资产管理情况、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和采取的措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等。绩效评价结果反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县级财政教育支出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期间,实施了新城关中学建设、实验小学搬迁等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教育“两免一补”、免借读费和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县级财政教育支出极大地改善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有力地保障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参加,实行个人帐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生活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

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我县开始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清流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对参保人员的条件、个人缴费标准、政府缴费补贴标准和条件、参保人员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养老金的计发和领取手续等作出规定。

2010年,县财政拨付新农保补贴等资金548万元,发放新农保养老金109万元。新农保的实施,是继城乡低保、“新农合”之后,公共财政为进一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又一新举措。

三、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政策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简称“校安”工程)是由政府部门举办的、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予以保留的中小学校校舍重建和加固项目。为保证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对用于校安工程的各类资金制定了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各级校安工程专项资金要根据总体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实行项目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专款专用,保证效益,确保改造一栋,安全达标一栋。

校安工程专项资金由教育、财政部门共同管理,实行专帐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2010年,我县实施了包括嵩溪中小、嵩口中学等9所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11个校安工程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89万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政府校安工程专项资金2332万元,实际到位1564万元;通过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自行配套600万元。通过实施“校安工程,解除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安全隐患,改善了我县办学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