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清流县财政局 关于印发《清流县2025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推进我县粮食产能区建设,稳定提高我县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5〕10号)要求,结合我县生产实际,现将《清流县2025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项目乡(镇)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及时跟踪服务,并建好相关文档,以备上级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
清流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清流县财政局
2025年4月23日
清流县2025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为提升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在全县建立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2个,示范面积3400亩以上。在示范片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粮食“五新”,示范推广“水稻+”等粮经轮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示范片作物亩产高于全省同类作物平均亩产10%以上。
二、实施内容
1.建立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立一批以水稻为主、兼顾大豆、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的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集成示范精量播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稻-油”“稻-烟”“稻-豆”“稻-菜”“稻-再-油”等“水稻+”粮经轮作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绿色提质增效。
2.示范推广“三主融合”。挖掘地种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全环节的增产减损潜力,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发展。水稻生产上重点示范推广水稻精量播种、精准条播、叠盘暗出苗、工厂化机插育秧、合理密植、优化施肥、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薯类生产上选用优质品种、脱毒种薯(苗),推广增施有机肥、轻简化栽培、稻草覆盖、绿色防控等技术;玉米生产上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做好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大豆生产上重点发展清种、间作套种模式,推广大垄密植、增施有机肥等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提升集约化生产能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品种,围绕提高作物单产的关键环节,支持规模经营主体新建或改造升级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着重提升播种、育秧、旋耕、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设施设备,增强规模主体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动开展集约化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作业(含深翻、播、插、防、收、烘等)等统一作业服务,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三、资金使用范围
1.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改造升级。对建设满5年(含)以上的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含中央集中育秧项目)实施改造升级的,设施装备补助金额不超过投资总额的80%。重点支持自动化播种育秧流水线、暗化出苗室、叉车、高性能插秧机、再生稻专用型收获机械等装备购置。原则上升级改造的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需配置精量播种(气压式)或精准条播播种育秧流水线,其他设施设备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建设数量由项目县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的需要具体确定。建设中涉及的有关场地和设备租金、水、电费用等开支不得列入补贴范围。所有机械设备不得重复享受国家农机购机补贴以及其他项目补贴。实施主体自愿申报,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对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对改造升级的水稻工厂化育秧点设施设备拥有所有权,同时承担安全建设运营的主体责任。
2.粮食“五新”推广。资金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补助内容和标准由项目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一是物化投入补助。对开展示范片建设需要的种子(种薯、种苗 )、嫁接苗、专用肥、有机肥、绿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粘虫色板、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基质、套袋、围植板、加厚或可降解地膜、功能膜、水肥一体化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给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每亩补助水稻良种2斤、化肥50斤。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甘薯面积30(含)的,给予甘薯种苗、化肥、农药等物化投入补助,每亩直接补助300元;甘薯起垄、切蔓、收获、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补助不超过总投入的80%。二是社会化服务补助。对开展集约化育苗供苗、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机作业、品牌打造等内容进行补助,统防统治、机插作业等补助标准要与现行的其他项目补助标准相衔接。三是试验示范补助。对组织开展的关键栽培试验、引种试验、技术培训、数据检测、树立标牌、现场观摩、测产验收、专家服务、媒体宣传等费用开支给予补助。给予早稻-大豆栽培模式试验补助2万元;优质香稻、红米稻、紫(黑)米稻、旱稻、籼粳杂交稻等引种试验每个点补助1万元。积极鼓励发展多季粮油种植模式和大豆规模种植,给予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早稻面积10(含)以上的,每亩补助200元;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玉米面积10(含)以上的,每亩补助不超过300元;给予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清种大豆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0亩(含)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幼龄果(茶、林)园套种大豆的,大豆补助面积原则上按果(茶、林)园面积的70%补助,大豆实际起补面积仍为10亩(含)以上。
四、资金管理
该项目2025年省级下达我县170万元,上年结转99.83万元,合计269.83万元。在省级方案的资金支出范围内,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和属地监管的原则,严格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项目实施建设内容见附件1)。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实施方案和相关要求及时组织项目实施,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财务处理,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评价审计,保障资金安全高效、项目顺利实施、任务全面完成。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县设立粮食产能区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健全共同协商、密切协作、互相支持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粮食产能区项目建设任务目标。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钟 程(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王建琴(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
成 员:李小辉(县财政局副局长)
罗爱华(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郑永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抽调农技、种子、土肥、植保、农机、经管、设施、科教、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股(站)负责人以及项目乡(镇)农技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具体抓好实施,强化项目实施的监管和指导,确保任务完成。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建琴(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
副组长:罗爱华(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成员)
陈 熙(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
郑永富(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农艺师)
吕 铃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
韩明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成 员:黄建斌(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
赖煌森(县农业机械推广站站长)
宁火根(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姜东明(推广研究员)
黄欢明(高级农艺师)
陈桂芳(高级农艺师)
王顺才(高级农艺师)
谢远霖(高级农艺师)
魏丽红(农艺师)
沈冰梅(农艺师)
许莲莲(助理农艺师)
李美良(助理农艺师)
赖燕昌(技术员)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目区要根据县制定的实施方案,按照所明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实施,每个片区要因地制宜按区域、按季节,序时跟进、精心指导。要积极引导和培育粮食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粮食产能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选择交通便利、面积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示范片设立标牌,并注明建设地点、规模、主推品种、关键技术、工作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等内容,接受社会扩大宣传影响,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强化指导服务。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加大技术服务力度。联合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整合农技、种子、农机、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做好优质种子(苗)调运、精准播种、集中育秧、再生稻等关键技术的指导服务;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与示范,采取增施有机肥、科学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综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
(四)严格项目验收。及时组织项目验收。验收时对项目补助内容根据合同、清单、发票、影像图片、资料等有关佐证资料予以验收确认。项目完成后,及时对当年的项目建设成效、资金使用、技术要点、种植模式、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等书面材料,报送上一级项目主管单位,并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材料汇编成册、存档备查。
项目联系人:郑永富、赖燕昌;联系电话:7920051
邮箱:qlxnjzx2024@163.com
附件:1.清流县2025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预算
2.清流县2025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示范片建设一览表
3. 清流县2025年早稻-大豆栽培模式试验方案
4.清流县2025年甘薯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申报表
5.清流县2025年粮食作物栽培试验申报表
6.清流县2025年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机插育秧情况表
7.清流县2025年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秧苗领用情况表
8.福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参考样式)
9.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标牌(参考样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